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职场女性如何避免不孕症?这份指南请收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职场女性如何避免不孕症?这份指南请收好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7
来源
1.
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501/t20250124_1958439.html
2.
https://heho.com.tw/archives/326813
3.
https://zqb.cyol.com/html/2024-09/07/nw.D110000zgqnb_20240907_1-03.htm
4.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723978017.html
5.
http://www.womenofchina.com/sh/2024/1128/16496.html
6.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healthy-lifestyle/getting-pregnant/in-depth/female-fertility/art-20045887
7.
https://www.nuwacare.com/zh-CN/health-education/fertility-resources/1

“35岁,备孕1年,月经每月来访,心态要崩了。”这是刘亚心情低落时在社交媒体上发的一句话。30岁结婚后,刘亚和先生商量着先不要孩子,以事业为重。等到生活状态稳定,两人做好了迎接新生命的准备,却发现怀孕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和先生去医院一起体检后,刘亚被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医生诊断后告诉她,她自然怀孕的概率只有正常人的50%左右。

像刘亚这样的职场女性不在少数。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不孕症患病率估计(1990—2021)》报告显示,全球约17.5%的成年人受到不孕不育的影响,且有增加的趋势。在职场女性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为什么职场女性更容易面临生育困境?又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呢?

01

职场环境中的隐形杀手

职场女性面临着比普通女性更多的生育风险。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妇幼专案办公室针对职场6类危害因素,提出“常见10大职场高风险生育危害”,包括制造业者、航空机组人员、医疗产业、环境用药物人员都入列,提醒适龄生育的劳工朋友注意预防,并呼吁企业加强重视职场生育保护。

  1. 物理性危害:如震动、噪音、热、辐射等,可能导致早产、流产、死产、不孕、缺陷儿、发育障碍。

  2. 人机工程学因素:长时间站立、举重物、经常弯腰,会增加早产和流产风险。

  3. 化学性危害:接触金属(铅、锰、汞等)、杀虫剂、药品、有机溶剂等,可能引起不孕症、流产、死产、缺陷儿等。

  4. 病原体:细菌和病毒(如李斯特菌、流感、巨细胞性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孕期感染、流产、早产、死产。

  5. 意外灾害:跌倒、坠落、物品掉落砸伤,可能导致孕妇受伤、死亡、早产、死产、流产。

  6. 劳动条件:长工时、轮班、压力、过劳,可能导致月经过调、孕产妇心血管疾病、流产、死产、早产。

具体到不同行业,风险也有所不同:

  • 制造业:焊接、纺织、皮革等作业可能增加男性不孕症,女性则面临经期失调、流产、死产风险。

  • 批发零售:搬运重物、久站、轮班等,增加早产与流产风险。

  • 餐饮业:高温、烟熏气体、二手烟等,增加男性不孕症,女性则面临流产、早产风险。

  • 美甲行业:接触甲醛等有机溶剂,增加流产、死产与缺陷儿风险。

  • 航空业:不良空气质量、时差、工作压力等,可能导致月经过调、早产、死产。

  • 医疗行业:接触化疗药物、麻醉气体,轮班工作时间长,增加不孕、早产、先天缺陷儿风险。

  • 加油站:暴露于一氧化氮、二氧化碳、苯等,增加男性不孕、女性经期紊乱、流产、死产风险。

  • 电力供应:辐射、煤烟等,增加不孕、流产、缺陷儿风险,噪音还可能影响胎儿听力。

这些危害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因此,职场女性需要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02

预防不孕症的实用建议

面对职场中的各种风险,职场女性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生育能力呢?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新鲜蔬果;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2. 避免不良习惯:戒烟酒,少喝咖啡,避免过度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定期体检:监测排卵情况,检查子宫和卵巢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

  4. 减轻压力:保持良好心态,学会放松,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

  5. 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6. 补充叶酸:提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

  7. 监测排卵:使用排卵试纸或基础体温法监测排卵,把握最佳受孕时机。

  8. 保持良好心态:备孕过程中难免会有压力,但情绪对受孕的影响不容忽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03

职场管理与政策支持

除了个人努力,职场环境的改善和政策支持也至关重要。深圳市政协妇联界别组织的深聊会上,委员们提出了多项建议:

  1. 建立育后岗位保留制度:保障女性产假结束后能优先从事原岗位工作。

  2. 延长男性产假:平衡家庭责任,减轻女性育儿压力。

  3. 提供弹性工作安排:允许女性在备孕和怀孕期间调整工作时间和方式。

  4. 关注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女性应对生育带来的压力。

  5. 提供生育力评估服务:鼓励企业为员工提供生育力检查和咨询。

  6. 倡导生育友好型企业文化:消除职场性别歧视,保障女性职业发展不受生育影响。

04

实用备孕经验分享

对于正在备孕的职场女性,一些过来人的经验或许能提供帮助:

  1. 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等,同时补充叶酸和多种维生素。

  2. 监测排卵情况:使用排卵试纸或基础体温法监测排卵,把握最佳受孕时机。

  3. 保持良好心态:备孕过程中难免会有压力,但情绪对受孕的影响不容忽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4. 适当运动:每天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

  5. 规律作息:尽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6. 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避免长时间加班。

  7. 补充酸性营养:比如补充钙、锌等矿物质,营造酸性环境,提供孕前所需营养。

  8. 保持良好心态:备孕过程中难免会有压力,但情绪对受孕的影响不容忽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职场女性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生育健康。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合理的职场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孕症的风险,实现事业与家庭的双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