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27号线上线黑科技,华启智能引领智慧出行
成都地铁27号线上线黑科技,华启智能引领智慧出行
成都地铁27号线作为该市第二条全自动运行的地铁线路,自建设之初就备受关注。其采用的GoA4级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不仅实现了从自动唤醒到开关门的全面自动化功能,更为市民出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科技突破
27号线的全自动运行系统由成都交控轨道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达到了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该系统具备多项先进功能:
- 自动唤醒与休眠:列车能够根据运营计划自动启动和关闭,无需人工干预。
- 自动发车与精准停靠:通过“电制动到零技术”,实现精准对标和节省电能,有效减少闸瓦与车轮之间的磨耗。
- 智能运行调整:系统能够根据实时客流和运营需求,动态调整列车运行间隔,优化运营效率。
- 故障自诊断:列车外部安装了走行部在线监测系统、弓网在线检测装置等设备,可全方位监控设备运行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27号线还实现了多个“首次”应用。例如,首次在西部区域应用交控自研的全电子联锁系统,较传统联锁减少了组合柜,集成度更高,可有效降低日常维护工作量。同时,针对湿轨工况下的列车制动性能,开发了定制化的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算法,提升了湿轨情况下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华启智能的创新技术
华启智能作为27号线的关键技术支持方,为该线路提供了先进的乘客信息系统(PIS)。该系统不仅具备基础的显示与播放功能,更在自我诊断领域实现了创新。它拥有自我诊断及对周边设备监测的能力,当系统运行时,每一个微机控制单元都能进行自我诊断,能够精确检测至最小可诊断单元。一旦系统检测到故障信息,便会通过广播系统传递至中央控制单元CCU和广播控制单元,以此确保列车设备运行的持续稳定。
此外,华启智能还在27号线列车上引入了人工智能视频分析技术。中建三局研发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在该线路中完成了40小时自主巡检功能测试,具备工程应用条件。该机器人集自主巡检、全景档案、物料盘点、隐患识别等多功能于一身,运用多传感器和机器人技术,依托自研+行业前沿算法,结合真实场景优化,实现了轨道作业少人化、站厅管理智能化。
人性化服务设施
27号线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注重乘客的使用体验。每个客室均配备了一个乘客助听线圈。对于佩戴助听器的乘客,能够通过他们的设备接收电磁波,进而听到车厢内的广播等声音。这种智能化与人性化的设备升级,无疑进一步提升了客运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此外,车站还配备了智能可视对讲装置。乘客只需轻轻一按,即可直连车控室,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同时,车站还应用了智慧开关站、视频全景巡站、智慧客流监测等创新功能,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能有效提高车站运营效率、设备巡检效率和运维质量。
未来展望
成都地铁27号线的这些高科技应用,不仅提升了运营安全和服务质量,更为乘客带来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作为成都第二条全自动运行的地铁线路,27号线的建设运营为该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推进,成都地铁将逐步迈向更加智慧、高效、安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