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如何重塑未来?
AI技术如何重塑未来?
AI技术的最新进展:从医疗到自动驾驶的全面突破
医疗领域的AI革命
在医疗领域,AI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医疗服务的方式。近日,一家研发机构宣布即将上线一款“AI医院”大模型,虽然目前尚未投入实际应用,但AI在医疗机构的应用已经展现出广阔前景。
在浙江乌镇智能医院,不到10名医生与一批智能导诊机器人已经接待了数千名患者。通过AI技术,医院能够快速分析人体健康大数据,形成个性化的智能健康评估结果。在上海,一支医生团队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能够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
金融领域的AI创新
在金融领域,AI技术的应用同样令人瞩目。商汤科技与海通证券合作,打造了金融行业生成式AI技术应用的标杆项目。通过AI技术,金融机构能够提供更智能的客户服务和更精准的风险管理,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自动驾驶的AI突破
在自动驾驶领域,AI技术的应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在视觉感知、路径规划、自动变道、交通信号识别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华为、小鹏等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布局AI智能驾驶领域,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
芯片设计的AI革新
在基础设施层面,AI正在改变芯片设计的未来。新思科技预测,生成式AI(GenAI)将在2024年继续塑造电子产业的未来蓝图。EDA领域对人才的要求极高,需要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人才缺口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芯片设计的Copilot提供了一条高效的知识共享路径,极大提升了工程资源的生产力。例如,集成于工具中的Copilot能够即时回应查询,用户无需暂停工作去搜索解决方案,或者翻阅众多文档,又或者联系应用工程师。
AI带来的社会变革:就业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新岗位的创造
普华永道发布的《2024:AI就业晴雨表》显示,AI在多个行业被广泛应用,尤其是金融、信息技术和专业服务等领域成为AI应用的“高渗透区”。为更好地研发、学习和应用AI,技术开发、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领域创造出一批新就业机会,AI训练师、数据标注员、伦理顾问、产品管理师、算法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内容创作者、客户服务专员、安全专家等新职业纷纷涌现。这些新就业岗位吸纳了数量可观的高技能劳动者。
技能要求的提升
AI技术的应用也对劳动者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工作将更加依赖沟通能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软技能。与此同时,未来对岗位技术技能的需求也在增加,包括编程、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雇主招聘新员工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即便是传统行业的普通岗位,也要求具备AI应用技能,作为对劳动者技能的补充和扩展。
低技能岗位的替代风险
低技能岗位,如初级客服、初级翻译、装配线操作员、质检员和物料搬运员等,因其工作内容具有高重复性和标准化特征,被AI驱动的自动化系统所替代的风险较高。普华永道的研究显示,到2030年,AI和自动化技术将使全球范围内20%~25%的制造业低技能岗位被取代,仅美国被AI替代的劳动者数量预计就超过3600万;麦肯锡报告称,AI取代人类工作的时间已被提前,2030年至2060年全球将有50%的职业被AI取代;德国安联研究公司调查了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波兰和奥地利等国近6300名成年人,46%的受访者担心AI会让工作岗位减少,约33%认为AI会扩大劳动力市场。
全球劳动市场的不平等加剧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AI将对全球近40%的就业岗位产生影响,其中发达经济体约60%的工作岗位受到AI影响。发达国家在AI应用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劳动市场的生产率和技能结构因AI技术助力而快速提升,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基础设施和培训资源,难以在全球竞争中获得AI应用带来的经济红利。这种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将使全球劳动市场在AI时代呈现显著的两极分化趋势。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AI伦理安全问题
伦理困境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了削弱人类主体价值、加剧算法偏见与歧视、过度依赖拟态环境输出结果、人机协作双向价值对齐困难等伦理难题。
国际组织的规范探索
国际组织层面主要以伦理倡导性规范为主。2018年6月,G7峰会通过了《人工智能未来的共同愿景》,涉及的伦理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增进信任、保障安全、保护隐私,初步明确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此后,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还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以“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为主题进行的探讨,多集中于一般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目的是在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的伦理领域凝聚共识,宣示意义较强,对细分领域关注不多。
各国的应对措施
欧盟的伦理审查特色鲜明。在ChatGPT问世前,欧盟就一直在推动基于风险分层规制的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模式。ChatGPT问世后,欧盟高度重视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问题,力图通过政策和法律手段推动相关伦理审查,实现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研发、市场准入、用户合法权益保障等问题的监督和管理。欧盟于2023年6月发布《人工智能法案》,将ChatGPT归类至“高风险”技术,提出对这类“高风险”技术进行必要且全面的伦理审查,以降低风险,确保用户的自主性、公平对待与隐私。欧盟主张人工智能应当符合
结语:AI重塑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AI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从医疗、金融到自动驾驶,AI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AI的发展也带来了就业市场的变革和伦理安全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国际社会和各国正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以确保AI技术能够造福人类,而不是带来新的问题。
未来,AI技术将继续快速发展,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的出现。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AI带来的社会影响,确保技术发展与人类福祉相协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AI技术的潜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