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勇教授谈H型高血压:从精准预防到临床治疗
霍勇教授谈H型高血压:从精准预防到临床治疗
在中国,75%的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被称为H型高血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霍勇教授通过多年研究发现,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高发密切相关,而通过补充叶酸等精准干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
H型高血压: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高血压是全球性的卫生问题,据中国高血压调查显示,2012-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压粗患病率高达27.9%,且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近1000万。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些高血压患者中,约75%的人同时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即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正常情况下其血浆浓度应维持在5-15 μmol/L。当血浆HCY水平≥10 μmol/L时,就被定义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研究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脑卒中。一项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发现,单纯血压升高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9.7倍,单纯血HCY水平升高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3.5倍,而两者并存时,脑卒中和卒中死亡风险分别高达12.7倍和11.7倍。
霍勇教授的突破性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霍勇教授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心血管年会上详细阐述了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他指出,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同等程度血压升高(10 mmHg)时,中国人比欧美人群更易发生脑卒中,风险增加49%。霍教授团队通过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发现,补充叶酸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
CSPPT研究纳入了20,702例45-75岁的无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纯使用依那普利降压,另一组在此基础上补充依那普利叶酸片。研究结果显示,在血压控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补充叶酸可以降低21%的脑卒中风险。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HCY升高是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它为通过补充叶酸进行干预提供了有力证据。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精准治疗的新选择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是专门针对H型高血压研发的复方制剂,每片含有0.8mg叶酸和10mg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叶酸则能补充体内缺乏,促进HCY代谢,减少其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临床研究显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优于传统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口干、疲劳、上腹不适等,但大多数症状轻微而短暂,不需终止治疗。
精准预防:从筛查到治疗
霍勇教授强调,H型高血压的防治需要建立精准预防体系。这一体系基于遗传和营养因素的交互作用,通过检测MTHFR基因型和血清叶酸水平,识别高风险人群。研究显示,低叶酸人群补充叶酸可降低39%脑卒中风险,TT基因型人群降低28%,高胆固醇血症人群降低31%,糖尿病人群降低34%。
在真实世界应用中,这一预防策略已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在山东荣成实施的“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工程中,通过补充叶酸等干预措施,脑卒中发病率从2013年的4086例降至2019年的3027例,降幅达25.9%,而同期全国脑卒中发病率仍在以每年8.3%的速度增长。
H型高血压作为我国脑卒中高发的重要原因,其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通过早期筛查、精准干预和合理用药,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出现,为H型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我国脑卒中的精准预防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