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知识!除了吃春饼、春卷,立春还有这些讲究→
长知识!除了吃春饼、春卷,立春还有这些讲究→
2月4日,我们迎来立春节气。"立"代表开始,"春"象征温暖与生长。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的起点,也标志着新一个四季轮回的开始,象征着新一年的希望。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立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的起点,标志着新一个四季轮回的开始,象征着新一年的希望。
最初,二十四节气的确立是基于"斗转星移"的原理,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如今,我们则是通过太阳黄经度数来确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便是立春。这一天,气温逐渐回暖,大地也开始展现出勃勃生机。
此外,农历癸卯兔年是"双春年",因闰二月,一年中有两个立春节气。双春双喜,希望你能收获双倍的快乐!
丰富的立春习俗
在立春这天,民间有"打春"、"咬春"、"踏春"等丰富的习俗文化。
咬春:品尝春天的味道
立春这天,古人会吃"春盘",摆上时令蔬菜、果品,比如韭菜、生菜、萝卜等,卷在薄饼中吃。"北宋第一美食博主"苏轼曾写道:"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人世间美味,莫过于此吧!
如今,南方人立春喜欢吃春卷,北方人"咬春"多是吃春饼。老北京正宗吃法是春饼卷合菜,将豆芽、韭菜、粉丝、酱牛肉等铺在春饼上,再蘸上甜面酱裹好。春饼一定要卷成筒状,从头吃到尾,寓意"有头有尾"。
打春牛:祈愿五谷丰登
"雨打春牛首,一年不用愁。"打春牛是立春时节一项非遗民俗,预示农耕活动开始,有规劝农事、鼓励春耕的寓意,也祈愿新一年五谷丰登。这一日,民众手执彩旗,敲锣打鼓抬纸糊春牛游街,群众往春牛身上撒豆祈福。鞭打春牛时,春牛腹内的五谷、干果纷纷落地,大家欢呼抢食,寓意抢"福气"。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1000多万件历史档案中,清代宫廷画师绘制的《春牛图》讲述着立春时古人的独特风俗,承载着人们对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喜获丰收的美好愿望。
汉字里的春天
"一年之计在于春",甲骨文中的"春"字比较常见的一种写法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半边上下各有一棵小草,中间是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右半边仿佛一颗饱满的种子,下面的根牢牢扎在土里,上面冒出芽,往上生长,这正是甲骨文"屯"字,意思是柔嫩的幼芽奋力穿过坚硬的土层长出来。
在楷书中,"春"字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草"和"屯"都已经看不出来了,但"日"字还在,春天总和阳光温暖联系在一起,正如古人诗中有云"春到人间草木知",好一幅暖意浓浓春意盎然的景象。
立春后的健康提醒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赋予时间的浪漫,也蕴涵着守护健康的生命哲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春季是一年中养肝调肝的最好时机,首要原则是保持愉悦的心情,调节好情绪。在饮食方面,少吃羊肉、海鲜等食物,多吃绿叶蔬菜、新鲜水果,适量吃鱼肉、鸭肉,适当多饮水。此外,春季还要适当增加运动,如游泳、散步、打太极等,早睡早起,振作精神。
新的一年,愿大家像春芽一样,奋发向上,不负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