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赏读 | 元明清时期汉藏两系佛教造像集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赏读 | 元明清时期汉藏两系佛教造像集萃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nacs.net.cn/19/202407/6197.html

元明清时期(公元1271-1912年),中国佛教在开窟造像方面虽然没有大的建树,但藏传佛教的影响力却在这一时期显著增强。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尊藏传佛教萨迦派八思巴为国师,八思巴则为蒙元帝国创造了新的蒙古文字。藏传佛教成为元朝主要的宗教信仰,不仅在蒙古高原及西藏地区广泛传播,在中原腹地也拥有众多信众。明清两朝的中央政府与西藏政权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内地所建寺庙及造像多具有藏传佛教风格,留下了大量珍贵文物。

杭州飞来峰元代造像

杭州飞来峰的元代造像最为丰富,艺术风格独特且造诣颇高。这些造像始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止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与当时杭州佛教最高管理者杨琏伽密切相关。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记载,杨琏伽在至元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间恢复了三十余所佛寺,并在飞来峰石壁上镌刻佛像。这些造像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对藏传佛教的推崇,以及"政教合一"带来的佛教兴盛。


杭州飞来峰第24龛 观音像(元代)


杭州飞来峰第17龛 元代释迦如来像


杭州飞来峰元代倚几菩萨像


杭州飞来峰元代四臂观音像


杭州飞来峰第61龛 尊胜佛母像(元代) 此龛人物安排有序,布局严谨,形态生动,覆钵塔精致且具装饰之美,是中国藏传佛教石刻艺术的上乘之作。


杭州飞来峰第22龛 弥勒像(元代)


杭州飞来峰第23龛 释迦佛像(元代) 此像体形壮硕,圆脸丰额,面含微笑,神情和蔼而庄严,是典型的藏式佛造像。


杭州飞来峰第76龛释迦三圣像(元代)


元代杭州飞来峰藏传佛教密宗造像金刚萨垛菩萨像 约高200厘米

梁思成先生对元、明佛教雕塑的评价是:元代,喇嘛教从西藏传入中原,该教派的雕塑匠人也来了。明、清两代的雕像,一没有汉代的粗犷;二没有六朝的古典妩媚;三没有唐代的成熟自信;四没有宋代的洛可可式优雅。雕塑者的技艺蜕变为没有灵气的手工劳动。周旭初注:抗日战争爆发,梁先生中断了对北方古建筑及雕塑更完整的田野调查,只能对当时四川大足等地的唐宋佛教石窟艺术作考察,未能看到更多的明代雕塑,故有此论。但是,元明清三代的佛教雕塑的艺术造诣逊于北朝与唐宋时期,这也是学术界公认的看法。

明代佛教造像


明代山西平遥双林寺彩塑韦驮像 高176厘米


释迦牟尼金铜坐像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明永乐(1403-1424)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 大英博物馆藏


明代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 明代十分难得的汉传佛教雕像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红阎摩锐 明永乐时期(公元1403-1424年)扎寺伦布寺藏 通高23厘米,底长15.5厘米,底宽8厘米。此像一面二臂,头戴五叶骷髅冠,赤发竖起,阔脸怒目。左腿伸展,右手举骷髅棒,左手持嘎布拉碗并拥抱明妃金刚伯达里佛母。足踏阎魔,阎魔卧于坐骑牛背上,牛昂头吐舌而鸣,整座雕像动感十足。红阎魔锐又称红威罗金刚,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重要的父续本尊之一。


明永乐(1403-1424)铜鎏金文殊菩萨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观音像 明代永乐时期(1403-1424)现藏西藏扎什伦布寺,这尊观音菩铜镏金坐像身姿优秀,容貌大方,面含微笑,亲切感人。整尊造像做工精湛,衣钸繁茂,叹为观止。代表着明代宫廷佛教造像的最高成就。表现了明王朝与西藏地方政权密切的政治关系。

清代佛教造像

明清两代的宫廷和西藏各大寺院铸造并留下不少精美的佛陀、菩萨和高僧馏金铜像,表现出藏传佛教造像的独特风格。这些佛像已经不似北朝至唐宋元各个时期那样,开窟造像是为广大信众方便礼佛。而将这种精美盈尺佛像供奉在自家的佛堂上或书房中,方便自己礼佛。按如今的艺术分类看: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以及各大寺院造像属于公众瞻仰的佛教艺术;皇家及私人身边的造像属于个人珍藏品。前者更具有大众影响力。


无量寿佛像 乾隆三十七年(1772)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高25.5厘米 这尊无量寿佛像由西藏扎什伦布寺制作,此像与同样五十五尊无量寿佛铜镏金像,一起供奉在紫禁城养性殿西暖阁佛堂的一座紫檀木佛塔中。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铜鎏金四臂观音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迦牟尼转法轮像 佛像造于公元17世的西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像高17.2厘米,由象牙雕成,刀法有力,风格简洁。这尊造像由数代班禅供奉,由章嘉国师进贡而入清宫,供奉在养心殿一佛堂中,受到帝王礼拜,具有神圣的宗教意义和重大的政治意义。他见证了西藏与清朝中央政府的紧密关系。


弥勒菩萨像 西藏扎什伦布寺扎什吉彩作坊铸造于公元18世纪,现藏于该寺。这尊高180厘米的铜铸镏金弥勒立像,面容大方恬静,身姿优美,衣饰简洁,具有明显的尼泊尔风格。


药师佛像 公元14世纪 现藏于西藏扎什什伦布寺 这尊药师佛坐像面溶慈祥,呈童子之相,鼻梁高而修长,身体均称而健美。有专家认为像受到印度菩提迦耶大菩提塔上所供释迦牟尼造像影响,衣钸具有后弘早期藏中地区造像特征。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清代巨大的铜镏金弥勒佛像 高2670厘米,气象雄伟,神情庄严。


当代人造藏传佛教度母(观音)、像与财神像 从此类造像可窥藏传大乘佛教的人间性和世俗特点。这是当代藏区艺术家的精美之作。


佛陀坐像(当代)青海省博物馆藏


宁波雪窦寺镏金铜弥勒菩萨坐像 此像在是新建的雪窦寺落成时,由尼泊尔蓝毗尼中华寺所赠


宁波四明山雪窦寺东方护国天王像 此像为当代汉传佛教雕塑


浙江奉化雪窦山弥勒佛造像 铜铸 身高33米,莲花座高9米 二十世纪90年代塑造,这一时期还有香港大佛、九华山地藏菩萨、三亚白衣观音菩萨、河南鲁山大佛、无锡灵山大佛、峨嵋山普贤菩萨像等。由此形成雕塑巨型佛像的风气,是值得注意的倾向。

本文原文来自"照初问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