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隐形高盐食品正在悄悄危害你的健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警惕!这些隐形高盐食品正在悄悄危害你的健康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54450
食盐是我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然而摄入过多的盐分也会增加高血压、肥胖、脑卒中、胃癌等疾病的患病风险。目前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普遍较高,因此,需要控制血压和体重、患有慢性病或追求健康饮食的朋友们,都要日常控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除了通过使用限盐勺、限盐罐等做到烹饪少放盐外,我们还要提防食物中的隐形盐,把高盐的风险拒之门外!
“隐形盐”指酱油、酱类、咸菜以及一些高盐食品中看不见的盐。高盐食品指钠含量≥800毫克/100克的食品,其中每400毫克钠相当于1克盐。例如10毫升酱油含有约1.6克盐、10克豆瓣酱含有约1.5克盐。此外,有些食品在制作时除了食盐,还会加入碳酸氢钠等钠盐,也会额外增加我们的钠摄入量。
有些隐形盐容易被我们忽视掉,主要是因为吃着不咸,没有引起我们味蕾的警觉。为什么吃了不咸呢?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
- 食品制作时使用的是谷氨酸钠(味精)、碳酸氢钠(小苏打)等钠盐,本身味道不咸,但也增加了钠摄入量。例如面包、面条等。
- 食品中其他味道较明显时,会掩盖一部分咸味。例如糖醋排骨的酸甜味会掩盖其中的咸味,而烧烤、油炸等食物中的辣味和油香也会比咸味抢先占领我们味觉的高地。
- 含盐多的食物吃多了,就尝不出咸味了。长期吃过咸的食物,味蕾对咸味的敏感度会逐渐降低,慢慢就尝不出来咸味了。换言之,如果我们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清淡饮食,味蕾对咸味的敏感度也会慢慢恢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列出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高盐食品,一起来看看哪些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吧!
如何辨别预包装食品中的高盐食品?
在选购预包装食物时,查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中“钠”这一行,能够很好地帮我们分辨高盐食品。其中除了标注有每份食品中钠含量外,还有这些钠占成年人全天推荐钠摄入量的百分比(NRV%)。
如果每100克食品钠的NRV值≥30%,我们要少购少吃。同类别的食品中,我们可以优先选择包装上标注了“减盐”(相比同类钠含量减少25%以上)、“低盐”(钠含量≤120毫克/100克或毫升)的种类,也可以选择同样分量中钠含量更低的品种。
其他控盐小贴士
- 尽量在家就餐更容易帮助我们控盐,如果点外卖或外出就餐,可以主动要求餐厅少放盐。
- 要少吃咸菜,熟食肉类以及午餐肉、丸类、香肠和罐头食品,多吃新鲜的蔬菜、肉类、海鲜和蛋类。
- 在家做饭时使用限盐勺或限盐罐,能帮助我们更准确控制每餐的食盐量。还可以尝试用姜、葱、蒜、醋、香料等为食物提味,减少酱油、味精、蚝油、鸡精、酱类和调料包的食用,逐步培养清淡的口味。
- 用低钠盐替换家里的普通食盐。低钠盐是在普通食盐中混入一定比例的氯化钾,既能达到减钠不减咸的目的,又能通过“减钠增钾”达到“双重”降血压效果,对于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老年人群和普通人群都具有明显的健康益处。但我们要注意,高血钾患者不宜使用低钠盐,肾功能不全者(eGFR<60毫升/分钟/1.73平方米)应在咨询专科医生后使用低钠盐。
热门推荐
张家口冬日打卡:太舞小镇&大境门
城投企业转型案例分析之青岛经控集团
华为手机截图设置详解: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前川线二期工程开通初期运营 武汉地铁进入“500公里时代”
最适合烤着吃的家禽,香了中国人一千年!
治愈坏心情的7个小方法,送给最近很累的你
室内还是室外(探讨蝴蝶兰室内外养殖的优缺点和适应环境的要求)
秋冬必吃的白萝卜煎蛋汤,汤浓味美、鲜掉眉毛,暖胃靓汤
海洋馈赠:海带的神奇功效与健康食用指南
管理者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八大关键要素
优酷APP上传电影视频攻略:从入门到精通
天王补心丹治疗焦虑症:中医理论与现代研究的双重验证
天王补心丹治疗失眠效果如何?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全解析
天王补心丹: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新宠
深入解析双擎与混动的区别:一场新能源动力的对话
缓解育儿压力的3种方法
如何有效使用人工智能助手
NBA球星如何应对半月板伤?
南京老年卡办理指南:线上申请与线下网点办理全攻略
苹果有益心脏健康:研究表明,每天吃2个苹果可以远离有害胆固醇
杜甫笔下的黄精:秋冬养生的滋补佳品
秋冬季节黄精种植全攻略:从选地到收获的科学指导
心学问教你如何防止孩子偷窃行为
偷窃癖背后的惊人真相:为何他们无法抗拒?
新质生产力加持,纸杯“含绿量”提升
芋头的做法:蒸还是煮?
大模型解读!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白皮书!
数学模型与实际问题应用案例剖析
悬泉置:汉代丝绸之路的“官方招待所”
政策助力叠加技术面改善 上证指数有望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