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爆炸理论揭秘:星系如何诞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爆炸理论揭秘:星系如何诞生?

引用
中国科学院
9
来源
1.
https://opt.cas.cn/kpyd/kpwz/202401/t20240129_6961117.html
2.
http://kpzg.people.com.cn/n1/2024/0717/c404214-40279588.html
3.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6/524668.shtm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8A01KWM00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9F%E7%B3%BB%E7%9A%84%E5%BD%A2%E6%88%90%E5%92%8C%E6%BC%94%E5%8C%96
6.
https://lctp.lzu.edu.cn/content.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53&wbnewsid=2870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87%E5%AE%99%E8%B5%B7%E6%BA%90
8.
https://www.wanpengtan.com/%E6%88%91%E4%BB%AC%E7%9A%84%E5%AE%87%E5%AE%99%E5%AD%98%E5%9C%A8%E5%8F%A6%E4%B8%80%E4%B8%AA%E9%95%9C%E5%83%8F%E4%B8%96%E7%95%8C%E5%90%97%EF%BC%9F/%E9%95%9C%E5%83%8F%E4%B8%96%E7%95%8C%E6%8E%A2%E7%A7%980-%E5%BC%95%E5%AD%90/%E9%95%9C%E5%83%8F%E4%B8%96%E7%95%8C%E6%8E%A2%E7%A7%9815-%E8%B6%85%E5%BC%A6%E7%90%86%E8%AE%BA%E4%B8%8E%E9%95%9C%E5%83%8F%E7%90%86%E8%AE%BA/
9.
https://i.astro.tsinghua.edu.cn/~yanghuan/all/index_cn.html

在人类探索宇宙起源的漫长历程中,大爆炸理论无疑是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根据这一理论,大约138亿年前,宇宙从一个极端高温、高密度的状态开始膨胀。随着温度逐渐降低,物质开始形成并最终演化成我们今天所见的星系、恒星和行星。

01

星系形成的科学解释

星系的形成始于大爆炸后的微小量子涨落。这些涨落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渐增长,最终形成了宇宙中的结构。根据ΛCDM模型(冷暗物质模型),宇宙中的物质分布是由暗物质组成的团块,这些团块因引力而相互作用,相互施加潮汐力矩,从而产生一定的角动量。

02

盘状星系的形成

盘状星系(如螺旋星系)的形成有两种主要理论:由上而下理论和由下而上理论。由上而下理论认为,盘状星系是通过一个巨大的气体云整体坍塌形成的。然而,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观测到的盘状星系数量比预测的少。

相比之下,由下而上理论更被广泛接受。这种理论认为,星系是由较小的祖先星系通过合并形成的。物质从这些小团(质量相当于球状星团)开始,然后很多这些小团的合并形成星系。这仍然导致重子物质成圆盘状分布,与由上而下理论相同的原因,暗物质形成星系晕。使用这种过程的模型预测小星系的数量比大星系多,这与观测结果相符。

03

椭圆星系的形成

椭圆星系(如IC 1101)是迄今所知最大的星系之一。在这些星系内的恒星轨道是随机定向的,也就是说它们不像盘状星系那样转。椭圆星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与螺旋星系不同,恒星的速度无助于星系的扁平化。椭圆星系的中心有超大质量黑洞,而这些黑洞的质量与星系的质量相关。

椭圆星系的演化有两个主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由于超大质量黑洞通过吸积冷却气体而长大,第二个阶段是黑洞通过抑制气体冷却而稳定,从而使椭圆星系处于稳定状态。黑洞的质量也与一种称为σ,即恒星在其轨道上的速度离散性质有关。这种关系是在2000年发现的,称为质量-速度离散关系 M–sigma relation。仅管有些圆盘星系类似于椭圆星系,但椭圆星系大多缺少圆盘。椭圆星系更可能出现在宇宙中拥挤的区域,例如星系团。

04

星系猝灭

一个成功的星系演化理论必须能够解释观测所见(如右图):在星系颜色-星等图上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星系群。在这张图上,大多数星系倾向于分成两种不同的状态:「红序列」和「蓝云」。红序星系是几乎没有气体和尘埃,而没有恒星形成的椭圆星系;而蓝云星系往往充满尘埃,是恒星持续形成的螺旋星系。

05

最新研究进展:引力波与暴胀理论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理解宇宙起源和星系形成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2016年,LIGO科学合作组织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也为研究宇宙起源提供了新的途径。

最近,一些天体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理论,认为暴胀确实发生过,但它的推动者并非暴胀子场,而是空间的涟漪——引力波。研究人员认为,在一个膨胀的宇宙中,量子泡沫会释放引力波,而这些引力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彼此碰撞并自我放大。引力波通常无法自我形成结构。但研究人员发现,在特定的情况下,引力波能够以特定的方式相互放大。

这一理论不仅为理解宇宙结构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科学家们正在通过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来检验这一理论的可靠性。CMB是早期宇宙的光子"余晖",其中隐藏着暴胀留下的微弱印记。通过分析这些印记,科学家们希望能够揭示宇宙起源的更多秘密。

06

结语

尽管人类对宇宙起源和星系形成的理解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探索。从大爆炸理论到暴胀理论,从引力波的发现到最新理论的提出,每一次科学突破都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更多奥秘。未来,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理论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最终解开这个困扰人类已久的谜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