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春节:黎锦与疍歌的文化盛宴
三亚春节:黎锦与疍歌的文化盛宴
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海南首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也是中国第44个列入该名录的非遗瑰宝。
黎锦:千年技艺展新颜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简称“黎锦”,是海南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和其他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技艺。黎锦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黎族没有文字,黎锦承载着海南黎族人民的历史和文化,凝结和传递着民族的智慧、记忆和情感。
黎锦的制作工艺独特而复杂,主要包括纺、染、织、绣四大工序。其中,纺纱是将棉花脱籽后,用竹制小弓弹松,再用纺轮或脚踏纺车抽纱;染色则采用苏木、蓝靛、黄姜等天然植物染料;织布使用踞腰织机,通过提综、投纬、打纬、卷布等步骤完成;刺绣则有单面绣和双面绣之分,图案精美绝伦。
黎锦的图案纹样丰富多彩,多达150多种,主要有人物、动物、植物、几何形等四大类。这些图案不仅美观,更蕴含着黎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黎华锦簇”:首个“非遗版”春节的文化盛宴
为庆祝黎锦申遗成功,三亚正在举办“黎华锦簇——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成就展”。展览从2025年1月23日持续至3月2日,为观众呈献一场非遗盛宴,也为首个“非遗版”春节增添“非遗年味”。
本次展览分为四个单元,分别展示黎锦的历史脉络、技艺特点、保护实践和创新发展。展览展出了黎族腰织机、弹棉弓、绕线器等传统工具,以及来自黎族五大方言区的精美服饰。现场还有非遗传承人演示纺、染、织、绣等传统技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黎锦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特别展示了黎锦在当代的创新应用。从时尚服饰到文创产品,黎锦正以全新的面貌融入现代生活。展览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参观者可以亲手触摸黎锦的质感,感受其独特的工艺魅力。
疍歌:水上人家的文化传承
疍歌是疍家文化的另一颗明珠。疍家人又称“水上居民”,是以舟为室、视水为路、浮生江海的群体,在长期的水上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区别于陆地的独特习俗,衣帽、居屋、饮食、民歌、婚嫁等民俗文化极具特色。
2024年5月,三亚疍家文化协会在南海社区疍家文化馆揭牌,这标志着疍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入新阶段。协会将通过举办疍歌演出、比赛等活动,以及出版相关书籍,发掘与激发疍家人的内生发展动力与文化自觉,让疍家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三亚春节期间的非遗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历史与现代的对话。黎锦与疍歌,一静一动,一织一唱,共同展现了海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个特别的春节,让我们一起走进三亚,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体验最地道的海南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