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圆明园大火160周年:从辉煌到废墟,再到重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圆明园大火160周年:从辉煌到废墟,再到重生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31A085E600
2.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8d40f92fe50fa93b3238d906a7e24f4a
3.
http://hm.people.com.cn/n1/2024/0320/c42272-40199550.html
4.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3/12/content_26046257.htm
5.
http://sc.people.com.cn/BIG5/n2/2024/0312/c345167-40772373.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C%AC%E4%B8%80%E6%AC%A1%E9%B8%A6%E7%89%87%E6%88%98%E4%BA%89
7.
http://www.news.cn/gangao/20240323/309b31e796004ec99f570903ebd6eac0/c.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4%BA%AC%E5%9C%B0%E9%93%81
9.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1638898/
10.
http://www.djnb.cn/journal_articles/view/1338
11.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4-03/12/content_dqW4aET07L.html

1860年10月18日,一场持续三天三夜的大火,将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化为废墟。这场大火不仅摧毁了一座园林,更抹去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2024年,我们迎来圆明园大火160周年,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历史,铭记这段屈辱,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01

昔日辉煌:东方园林的巅峰之作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皇帝的营建,前后共用了150余年。这座占地352公顷的皇家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组成,其中以圆明园最大。盛时的圆明园集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有着“万园之园”的美誉。

圆明园的建筑布局精妙绝伦。园内既有传统的亭台楼阁、廊桥水榭,又有西式的喷泉、雕塑等元素。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使得圆明园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上都独树一帜。园内的山水布局巧妙,山环水抱,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无论是碧波荡漾的湖泊,还是蜿蜒曲折的小溪,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之中。

长春园北部的西洋楼景区是中国最早的欧式园林,由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法国传教士蒋友仁等设计,具有巴洛克、洛可可风格,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建筑材料多用汉白玉石,石面精雕细刻,屋顶使用木梁,覆盖彩色琉璃瓦。

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的避暑行宫,更是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园内设有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等建筑,用于接见外国使节和处理政务。同时,圆明园还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馆,收藏了无数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书画、瓷器、玉器、钟表等。

02

惨痛历史:文明的浩劫

然而,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却在1860年遭遇了灭顶之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英军全权代表额尔金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

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英国侵略军烧毁鸿慈永祜景区的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

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侵占北京,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又遭到了彻底的毁灭。这场灾难使得圆明园几乎成为了废墟,只留下了残垣断壁和无尽的遗憾。

03

重生之路:遗址保护与文化传承

尽管圆明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仍然不容忽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圆明园开始了保护整修工作。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更是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数字圆明园”项目2009年启动,根据历史文献、图档、烫样、影像资料等信息,运用数字技术对圆明园进行虚拟复原。迄今为止,全园108处景区已完成数字化复原,其中约2/3的景区实现了精准数字复原,一些建筑复原精准率达到95%。

圆明园博物馆内现有“传承·守望——圆明园文物保护成果展”“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圆明园石柱回归展”,系统展示了圆明园修缮复建、考古发掘、遗址保护、文物修复、流失文物研究与追索等成果。

04

纪念与反思:160周年特展

2024年,为纪念圆明园大火160周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大型特展“圆明园——清代皇家园居文化”。展览通过逾190件珍贵文物和新颖的策展手法,重现“万园之园”圆明园的昔日辉煌。

展览包括5个单元,分别为“空间布局”“时令节庆”“再现名园”“皇室亲情”“劫难与遗迹”,呈现了与圆明园相关的宫廷历史、文化和艺术。展品中有圆明园管理处近年来考古发掘的文物,绝大多数为首次在圆明园以外的地区展出。

圆明园的辉煌与沧桑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一方面,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让这些宝贵的财富得以传承和发扬。圆明园虽然历经劫难,但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仍然得以保留和修复,成为了北京市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这充分说明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段耻辱,它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外来侵略和内部腐败的危害。只有强大自己,才能避免历史的重演。同时,我们也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面向世界,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经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圆明园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遗址。它不仅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也成为了学者们研究清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可以说,圆明园已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和瑰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