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佟大为张歆艺打卡庐山,揭秘千年文化名山的人文魅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佟大为张歆艺打卡庐山,揭秘千年文化名山的人文魅力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578U5M70553GXCU.html
2.
https://vacations.ctrip.com/travel/store-detail?productid=39688208&brandid=70578&deptcityid=2&deptcityname=%E4%B8%8A%E6%B5%B7&destcityid=246&providerid=1215162&shopid=&salemode=P
3.
http://www.ddjiangxi.com/system/2025/01/14/020758639.shtml
4.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lushan-2390-124361476/
5.
http://kwtj.cn/
6.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4677104-99367376-r
7.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4681738-99367376-o
8.
https://kemingbaike.com/baike/2024121350171.html
9.
http://nc.bendibao.com/tour/2019924/59138.shtm

近期,佟大为、张歆艺等明星纷纷打卡庐山,为这座千年文化名山增添了不少热度。作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景观”和“世界地质公园”,庐山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著称,更是一座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山。

01

庐山的前世今生

庐山的名称由来,相传与周朝时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有关。据记载,匡俗在庐山学道求仙,周天子多次派人寻找未果,得知他已得道成仙,只留下一座草庐,因此得名“庐山”,亦称“匡庐”。

自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开始,庐山逐渐为世人所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庐山成为儒释道三教文化的交汇之地。慧远大师在庐山兴建东林寺,使之成为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陶渊明辞官归隐,创作了《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田园诗篇;陆修静在庐山南麓创立简寂观,使之成为全国的道藏中心。

唐代诗人李白曾五登庐山,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句。宋代文学家苏轼则留下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名句。据统计,历代共有3500余位文人墨客在庐山留下了16000多首诗词歌赋。

02

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

庐山的文化遗产,如同一颗颗璀璨明珠,散落在山间的各个角落。

白鹿洞书院,始建于1179年,由朱熹重建并制定《白鹿洞书院教规》,被誉为“天下四大书院之首”。书院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碑刻和文物,见证了中国古代教育的辉煌。

庐山会议旧址,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时刻。1959年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三次重要会议在此召开,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此外,庐山还有1300多帧摩崖石刻,颜真卿《大唐中兴颂有序》、柳公权《复东林寺碑》、米芾《第一山》等名家手笔,无不彰显着庐山深厚的文化底蕴。

03

明星打卡效应

佟大为、张歆艺等明星的打卡,无疑为庐山带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到访不仅吸引了更多游客的目光,也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山再次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据统计,近年来庐山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年轻游客的比例显著提升。这与明星效应和新媒体传播密不可分。庐山景区也积极拥抱这一趋势,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推出特色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

04

实用游览建议

  1. 最佳游览时间:建议至少安排3-4天,东线和西线各安排一天,山下一天。

  2. 交通方式

  • 从九江站到庐山可乘坐57路公交(约40-50分钟)
  • 上山可选择索道(往返120元,约10分钟)或观光车(往返20元,约1小时)
  • 山上观光车票70元,7天有效,非常实用
  1. 住宿建议:推荐住在牯岭镇,方便游览且餐饮丰富。冬季需选择带暖气的酒店。

  2. 门票优惠:学生可通过背诵《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免门票,需提前在“云游江西”小程序申领学子卡。

  3. 穿衣指南:山上气温较低,需注意保暖。看日出时更需厚衣物。

  4. 重点景点:东线的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最值得去,但较为费腿。西线适合轻松散步,可以欣赏湖泊、崖壁和历史遗迹。

庐山,这座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名山,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四方游客。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历史,这里都有太多值得探寻的故事。正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亲身走进庐山,才能真正领略其独特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