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滩古镇:在保护与开发中寻找平衡
龚滩古镇:在保护与开发中寻找平衡
重庆酉阳县的龚滩古镇,这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近年来在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寻找着平衡点。作为川盐古道的重要驿站,龚滩古镇见证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商贸繁华,如今又面临着新时代的文旅发展浪潮。如何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平衡,成为这座古镇亟待解决的课题。
旅游开发:从门票到度假区的转型
2022年11月1日起,龚滩古镇取消门票,这一举措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数据显示,取消门票后,古镇的游客数量显著增加。重庆乌江·龚滩旅游度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乌江与阿蓬江的山水文化,结合千年龚滩历史人文,打造艺术、康养、休闲、生活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保护措施:历史地名与文化传承
龚滩古镇于2021年被列入重庆市历史地名保护名录。根据保护要求,仍在使用的地名不得更改,尚未使用的地名应优先启用。因城乡建设等原因需对历史地名作出是否保留使用的决定时,民政部门应充分听取专家和公众意见。
开发中的挑战:商业化与同质化
虽然龚滩古镇的旅游开发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过度商业化可能导致古镇失去原有的文化特色,同质化的旅游产品难以吸引游客持续关注。此外,大规模的旅游开发还可能对古镇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成功案例:黎里古镇的“和而不同”
江苏苏州的黎里古镇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黎里古镇通过植入新业态、活化古建老宅等方式,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平衡。例如,草帽姑娘集合店采用“民宿+”模式,将民宿与咖啡餐饮、古董家具、展览展示等多元业态相结合,非住宿收入占比达七成以上。同时,黎里古镇还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如承裕堂引入香山帮非遗艺术馆,邱宅成为国际艺术馆,展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文化包容性。
未来展望:特色发展之路
龚滩古镇应借鉴黎里古镇的经验,走特色发展之路。首先,要深入挖掘古镇的文化内涵,如土家文化、盐商文化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其次,要避免过度商业化,保持古镇的原真性,让游客能够体验到最纯正的古镇生活。最后,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旅游容量,确保可持续发展。
龚滩古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在新时代的文旅开发浪潮中,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通过借鉴成功经验,创新保护理念,龚滩古镇有望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文旅融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