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电解液冻结之谜:冬季锂离子电池性能下降的科学解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电解液冻结之谜:冬季锂离子电池性能下降的科学解释

引用
网易
8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4IFNP8U0552BPQM.html
2.
https://www.sohu.com/a/841099369_121798711
3.
https://www.escn.com.cn/news/show-1715491.html
4.
http://rangien.com/nd.jsp?id=10
5.
https://www.autohome.com.cn/ask/4614815.html
6.
https://www.escn.com.cn/news/show-1740387.html
7.
http://www.batterychn.com/newinfo-1192-4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05/17/81836239_1138570706.shtml

随着冬季的到来,许多电动车和手机用户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困扰:电池续航时间明显缩短,充电速度变慢,甚至出现充不进电的情况。这种现象背后,正是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电解液冻结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电解液冻结:电池性能下降的罪魁祸首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组成。在正常工作温度下,电解液作为锂离子传输的介质,确保电池能够顺利进行充放电过程。然而,当温度降至零度以下时,电解液中的水分开始结冰,其粘度显著增加,甚至部分凝固。这种物理状态的变化,直接导致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大幅下降。

研究表明,在-40℃的极端低温下,商用锂离子电池已经难以正常充放电,无法应用于现实低温储能场景。更严重的是,低温环境下,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显著降低,锂离子在固态电解质界面(SEI)处脱溶困难,通过SEI的传输也变得缓慢,最终导致严重的容量损失和充电困难。

电解液冻结引发的连锁反应

电解液冻结不仅影响离子传输,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进一步恶化电池性能:

  1. 容量和能量密度下降:低温下,电解液粘度增加导致离子传导速度减慢,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传输效率降低,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显著下降。

  2. 充电效率降低:低温充电时,电池的充电效率大幅降低,可能导致充电不完全。同时,由于电解液电阻增大,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来克服这种阻抗,降低了充电效率。

  3. 安全风险增加:在低温环境下,负极容易析出金属锂,这些析出的锂与电解液反应,其产物沉积导致SEI膜厚度增加。SEI膜增厚会进一步阻碍锂离子的传输,加剧电池性能恶化。更严重的是,这种增厚是不可逆的,即使电池恢复到正常温度,SEI膜的厚度也不会恢复,从而导致电池容量的永久性损失。

  4. 循环寿命缩短:低温充电和放电会对锂电池的循环寿命产生负面影响。由于电解液的分解和锂金属的沉积,电池的容量会逐渐降低,循环寿命缩短。

科研突破:破解低温难题

面对这一挑战,科研人员正在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方案:

  1. 优化电解液配方:通过调整电解液的溶剂组成,降低其凝固点,提高低温下的离子电导率。例如,使用低熔点的溶剂替代传统的碳酸酯类溶剂。

  2. 改进电极材料:开发新型电极材料,提高其在低温下的离子扩散速率。例如,通过纳米化处理或掺杂杂原子来改善材料的导电性。

  3. 引入添加剂:在电解液中添加特定的添加剂,可以改善SEI膜的性质,降低其阻抗,提高锂离子的传输效率。

  4. 设计加热系统:为电池系统配备加热装置,在低温环境下预先加热电池,使其工作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5. 智能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实时监测电池温度和状态,优化充放电策略,防止过充和过放。

尽管目前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锂离子电池将在更广泛的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