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诈指南:用好国家反诈APP,远离电信诈骗
冬季防诈指南:用好国家反诈APP,远离电信诈骗
冬季电诈高发,国家反诈APP成必备利器
随着冬季的到来,电信诈骗也进入高发期。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数据显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多发,且呈现新动向、新特点。在近期审结的8件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中,涉及诈骗金额高达数千万元,受害者众多。
面对严峻的电诈形势,国家反诈中心推出的官方应用——国家反诈APP,成为每个手机用户必备的安全防护工具。这款APP集报案助手、举报线索、诈骗预警、反诈宣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够有效帮助用户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
国家反诈APP:六大功能守护你的钱袋子
国家反诈APP具有六大核心功能,全方位守护用户财产安全:
- 快速举报:发现疑似诈骗信息可快速举报
- 精准报案:提供详细的报案指引和协助
- 诈骗预警:智能识别和阻断诈骗电话、短信、APP、网站等涉诈信息
- APP自查:可快速检测安装包,精准识别手机内可疑诈骗应用
- 风险查询:转账时可确认对方是否为涉案账号,减少被骗风险
- 骗局曝光:了解学习最新电信网络诈骗骗术,查看电诈常见案例
使用国家反诈APP非常简单,只需几步即可完成安装和注册:
- 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国家反诈中心”并下载安装
- 打开应用,点击“快速注册”,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点击“下一步”,完善账号并保存
- 继续完善信息,完成身份认证(人脸识别)
- 实名认证后,开启“来电预警”功能
冬季电诈新动向:跨境诈骗与“二次诈骗”频发
冬季是电信诈骗的高发期,诈骗分子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当前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跨境诈骗猖獗:许多诈骗团伙藏匿境外,通过网络和电话实施诈骗。他们利用国际法律差异逃避打击,给案件侦破带来很大难度。
“二次诈骗”频发:诈骗分子在得手后,还会冒充警察、律师等身份,以帮助维权追损为由,对受害人进行“二次诈骗”,进一步榨干受害人的财产。
高薪招聘陷阱:诈骗集团以“高薪工作、包吃包住、报销机票”等为诱饵,诱骗境内人员出境,随后采取非法拘禁、绑架等手段强迫其在电诈窝点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实用防诈指南: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
除了使用国家反诈APP,我们还需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
保持警惕: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短信,尤其是自称“公检法”等官方机构的诈骗电话。
核实身份:对于自称熟人或官方机构的来电,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身份。遇到“紧急转账”请求,更要提高警惕。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避免使用相同密码。
理性对待高薪诱惑:对境外高薪招聘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电信诈骗虽然手段多样,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善于利用国家反诈APP等工具,就能有效防范各类诈骗行为。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共同筑牢反诈防线,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