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VS林正英:谁更懂道家文化?
《道士下山》VS林正英:谁更懂道家文化?
2015年,陈凯歌执导的《道士下山》上映,讲述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小道士何安下山入世的故事。同年,林正英的僵尸片《七日重生》也打着纪念林正英和许冠英的旗号上映,但剧情和画面都完全脱离了港产僵尸片的套路,走的是纯正日本恐怖片的路子。这两部作品虽然都以道士为主题,但对道教文化的呈现却大不同。
《道士下山》:以武打展现道教生活
《道士下山》通过小道士何安的视角,展现了道教的生活细节和武术理念。影片中,何安因为闹粮荒离开道观,踏入红尘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经历了各种冒险,最终领悟了“不择手段非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的道理。
影片的武打场面真实,武术理念独特,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导演徐浩峰在设计打戏时强调“不能向观众谄媚”,而是要呈现最真实的武术。例如,影片中使用的南方武器八斩刀,因为非常轻薄,必须要有躲闪动作,否则刀就使不了。这种细节的呈现,让观众感受到了道教武术的独特魅力。
林正英僵尸片:以娱乐化呈现道教法术
林正英的僵尸片则更多地将道教文化娱乐化和脸谱化。以《僵尸先生》为例,影片中林正英饰演的九叔是一位仙风道骨、法力高强的道士,他用茅山术捉僵尸,展现了道教法术的魅力。影片通过喜剧打斗和茅山术的包装,将恐怖元素消融在插科打诨之中,使限制级的电影题材变成了老少咸宜的合家欢电影。
这种呈现方式虽然深受观众喜爱,但更多是娱乐化的表现,与真实的道教文化有一定距离。例如,影片中的僵尸是香港电影人特别揉捏打造出来的品种,加入了尸体处理不当、清朝官服、长发长甲、跳跃式行进等元素,是一个大杂烩产物。
对比分析:谁更懂道家文化?
从道教文化的真实面貌来看,两部作品都有其局限性。《道士下山》虽然武打场面真实,但对道教文化的展现可能不够深入;林正英的僵尸片虽然娱乐性强,但更多是脸谱化的呈现。
然而,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这两部作品都对道教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道士下山》通过武术展现了道教的生活细节,让观众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林正英的僵尸片则通过娱乐化的方式,让更多人接触到了道教文化。
结语
影视作品对道教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虽然《道士下山》和林正英的僵尸片在道教文化呈现上各有优劣,但它们都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到了道教文化。这种多元化的呈现方式,有助于道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