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九龙岗民国小镇:淮南历史建筑探秘
探访九龙岗民国小镇:淮南历史建筑探秘
“先有九龙岗,后有淮南城。”这句在当地流传已久的话,道出了九龙岗民国小镇在淮南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现代淮南城市的源头之一,这座始建于1930年的小镇,见证了淮南煤矿的发展历程以及城市的变迁。
走进九龙岗,仿佛穿越回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小镇的建筑多为安徽田字形大院结构,青砖青瓦,带有汉代样式的屋瓦,处处透露着历史的沧桑。据记载,当时的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张静江亲自规划,仅用两年时间就建成了这座融管理、休憩于一体的矿区小镇。
小镇的核心建筑——淮南煤矿局办公楼,是当时最显眼的地标。这栋两层的办公楼,采用了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红砖砌墙,拱形窗户,屋顶覆盖着青色的小瓦。楼内还保留着当年的木质楼梯和地板,每一步踩上去都会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与煤矿局办公楼隔街相望的是淮南铁路局办公楼。这座建筑同样建于1930年代,是当时连接矿区与外界的重要交通枢纽。1936年开通的田家庵至裕溪口铁路,是当时世界上造价最低、建造速度最快的铁路线之一,为小镇带来了空前的繁荣。
然而,这份繁荣在1938年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打断。虽然搜索结果中关于九龙岗在抗战时期的具体历史记载较少,但可以推测,作为淮南煤矿的重要基地,九龙岗在抗战期间也遭受了日本侵略者的影响。据当地老人回忆,日军占领期间,这里成为了重要的煤炭供应基地,许多建筑被用作军营和仓库。虽然具体的抗战历史细节已难以考证,但这段屈辱的历史深深烙印在小镇的每一块砖瓦上。
如今的九龙岗,虽然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正逐渐被人们认识。2023年底,电视剧《六姊妹》在这里开机拍摄,让这座沉寂已久的小镇重新进入公众视野。剧中的主要场景——何家楼房,就是在九龙岗的民国建筑中取景的。剧组被这里原汁原味的民国风情所吸引,认为这里是还原上世纪六十年代淮南生活场景的最佳选择。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珍贵的历史建筑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许多房屋已经破败不堪,成为危房。走在街上,随处可见脱落的墙皮和倾斜的屋檐。一些院落里,落叶堆积,霉味扑鼻,烟尘扑面。虽然有少数老人仍坚守在这里,但年轻人大多已经搬离,小镇显得格外冷清。
面对这样的现状,保护与开发九龙岗民国小镇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淮南近代工业文明的见证,这座小镇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它不仅是淮南人的乡愁,更是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座小镇的命运。当地作家王建业在《南行北走》中深情地写道:“两年多的时间,我看到了淮南的自强的精神,感受到了淮南的力量,同样也切实感受到我们这座城市转型的困惑以及落寞。我们淮南有过辉煌,有过委屈。但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自信与历史,坚守与文化,假以时日,久久为功,希望就在前方。”
正如王建业所言,九龙岗的未来充满希望。随着《六姊妹》的热播,这座小镇正逐渐被更多人熟知。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座承载着淮南城市记忆的民国小镇,能够焕发新的生机,重现往日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