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创新引领,跨境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创新引领,跨境融合
2024年12月,顺丰旗下丰翼科技在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附近的一处建筑楼顶,一架白色涂装的无人机螺旋桨快速转动,腾空起飞,由系统控制朝西南方向的珠海驶去。这是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政策引领,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2024年5月,广东省政府印发《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基本形成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低空经济产业格局。
企业创新,驱动低空物流快速发展
作为全球领先的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创新在低空经济领域持续领跑。截至2023年10月,大疆农业无人飞机全球累计销量突破30万台,累计作业面积突破60亿亩次。在物流配送领域,大疆的无人机已在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山区和南京、天津等岸基运输场景进行试点应用。
顺丰则在大湾区积极布局低空物流网络。目前,顺丰已在深圳至珠海和中山两条航线投入5架丰舟90无人机,每架无人机载重最高20公斤,高峰时期一天可以飞行30多个架次,运送快件超300票,运输效率比陆路快一半以上。
多元场景,拓展低空经济应用边界
在物流配送领域,低空经济正在改变传统物流模式。以顺丰为例,其“跨城飞送”服务将珠江两岸的即时物流需求用无人机连接起来,有效提升了供应链效率。在广州,一条医疗航线的开通大幅缩短了待检样本的在途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跨境配送方面,美团在深港之间最繁忙的口岸之一深圳福田口岸开通无人机配送航线,用户可通过手机下单,无人机将饮品等商品快速送达香港。
跨境融合,构建大湾区低空经济走廊
香港特区政府计划成立“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制订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预计明年年初起将陆续推行“监管沙盒”试点项目,首阶段将以无人机载货为主,并放宽“超视距飞行”。
未来展望
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在低空经济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低空经济有望成为大湾区新的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