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六安汉代王陵墓地:探秘历史文化的宝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六安汉代王陵墓地:探秘历史文化的宝藏

引用
人民网
7
来源
1.
http://ah.people.com.cn/n2/2025/0117/c358345-41111694.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7A099YQ00
3.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7Qpo60BAKX
4.
https://www.luaninfo.com/laxw/sdbd/content_194363
5.
https://jssdfz.jiangsu.gov.cn/n96/20241023/i36445.html
6.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423/fe782223b5ec4a67b347a3d16dc46720/c.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D%E5%AE%89%E5%B8%82

2006年,随着合武铁路的建设,一座沉睡两千年的汉墓在安徽六安被意外发现。这座被称为双墩一号汉墓的考古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西汉时期古六安国历史的空白,更因其独特的“黄肠题凑”葬制而入选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双墩一号汉墓的主人是西汉六安国的第一代王刘庆。据史料记载,刘庆的父亲胶东王刘寄因与淮南王叛乱事件牵连,但汉武帝却大胆启用了刘寄的小儿子刘庆,首封为六安王。刘庆在位38年,死于公元前83年,谥为共王。朝廷根据刘庆生前表现,赏赐其“黄肠题凑”葬制。

“黄肠题凑”是西汉特有的一种体现墓主人生前显赫社会地位的葬制。所谓“黄肠”,即去皮后黄心的柏木,“题凑”,枋木的端头全部朝着棺椁中央层层平铺、叠垒。而刘庆的墓所用木材均为大别山区的栎木,属于就地取材,没有使用黄心柏木,体现了皖西特色。

双墩一号汉墓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漆木器、铜器、玉器、金箔、银箔、兵器、车马器、封泥和植物种子、果实等各类文物。其中,“六安飤丞”封泥尤为珍贵,封泥堪称中国最早的文件保密手段,因材质特殊且保存不易,能留存至今实属难得。

墓中出土的甜瓜子、黍、籼稻、枣子、栗子等种子和果实,反映了西汉时期六安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刻有“共府”铭文的错银铜壶和出土的漆木器、金银玉器则展示了当时的工艺水平。

六安汉代王陵墓地整体分布于15平方公里范围内,包含四对八大墩(双墩、马大墩、高大墩、三星庙墩)等古墓葬群,约有40余座古墓葬。这些墓葬体现了西汉时期六安国的王陵制度和丧葬文化。

近年来,在上级文物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市文旅局实施了一系列保护项目,其中双墩一号汉墓本体保护修复工作即将完成,墓室原貌得以复原,埋藏地下的部分珍贵文物即将与世人见面;六安国时期的诸多历史文化谜团,借助现代考古力量有望逐步揭开。

双墩一号汉墓的发掘,填补了我国西汉时期古六安国历史的空白,对研究六安国的历史和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工艺技术、墓葬制度等都具有重要价值。而“黄肠题凑”在安徽省内首次发现,该考古项目当年即入选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六安汉代王陵墓地不仅是考古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当地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通过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文化遗产正在为公众提供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机会。随着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的愈加重视,六安汉代王陵区如何讲好六安国故事,写好文旅融合文章也越来越引起六安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关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