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骚扰电话背后的手机号码泄露真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骚扰电话背后的手机号码泄露真相

引用
知乎
12
来源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590354955
2.
https://www.sohu.com/a/823166758_122077424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QOQFNBH05561JRJ.html
4.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15/doc-ineezwyz7159998.shtml
5.
https://www.sohu.com/a/761602466_121106869
6.
http://www.i075.com/post/read/id/485.html
7.
https://www.samr.gov.cn:7280/wljys/gzzd/art/2023/art_3ef1e889c1e644d4b65b5f5c7f432386.html
8.
https://bbs.360jiasuqi.com/scam-likely%E6%98%AF%E4%BB%80%E4%B9%88%E7%94%B5%E8%AF%9Dscam-likely%E6%98%AF%E4%BB%80%E4%B9%88%E6%84%8F%E6%80%9D/
9.
https://www.lzccb.cn/col210/1069
10.
https://service.whu.edu.cn/info/1009/16691.htm
11.
https://m.toutiao.com/article/6998503050356720141/
12.
https://www.gov.cn/govweb/xinwen/jdzc/202404/content_6944220.htm

近年来,骚扰电话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噩梦”。据统计,2024年我国用户平均每月接到的骚扰电话数量高达10.5个,其中诈骗电话占比超过30%。这些骚扰电话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那么,这些令人烦恼的骚扰电话背后,到底是谁泄露了我们的手机号码?让我们一起来揭秘。

01

手机号码泄露的十大途径

  1. 网站、APP注册:许多人在注册各类网站和APP时需要填写手机号码,一旦平台被黑客攻击或主动出售用户信息,手机号码就可能泄露。

  2. 公共Wi-Fi:在使用公共Wi-Fi时,不法分子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截取网络数据包,从而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号码。

  3. 不良兼职:一些兼职工作需要提供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如果遇到不良中介,这些信息很可能被转卖。

  4. 社交媒体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的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号码,可能被不法分子收集利用。

  5. 黑客攻击平台数据库:大型平台的用户数据库是黑客的重要目标,一旦攻击成功,大量用户信息就会泄露。

  6. 实体店会员信息:在一些实体店办理会员时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如果商家保管不当,这些信息也可能泄露。

  7. 房产中介:购房过程中需要留下联系方式,一些不正规的中介可能会将这些信息转卖。

  8. 教育培训机构:报名参加培训时需要提供个人信息,一些机构可能会将这些信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9. 医疗机构:就医时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如果医院信息管理不善,也可能导致信息泄露。

  10. 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时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如果金融机构信息保护不到位,也可能导致信息泄露。

02

骚扰电话的类型和特征

骚扰电话主要分为三类:

  1. 推销电话:这类电话通常来自各类营销公司,试图推销产品或服务。它们往往使用自动拨号系统,短时间内频繁拨打同一号码。

  2. 诈骗电话:诈骗者可能会假冒政府机构、银行或其他组织,试图骗取个人信息或金钱。这类电话通常会要求提供银行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3. 恶作剧电话:这类电话通常是出于娱乐目的,但可能会给接听者带来困扰。

识别骚扰电话的方法包括:

  • 注意陌生号码来电,尤其是在非工作时间
  • 警惕自动拨号系统的短暂静默
  • 谨防不明链接和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电话
  • 对于涉及金钱交易的电话要格外小心
03

如何防范手机号码泄露

  1. 谨慎注册:不要随意在不明网站和APP上注册账号,尽量使用其他认证方式,如微信、支付宝等。

  2. 保护隐私:在社交媒体上不要公开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谨慎授权App获取个人信息。

  3. 使用安全软件:安装手机安全软件,开启骚扰拦截功能,定期扫描手机病毒。

  4. 公共Wi-Fi谨慎使用:尽量避免在公共Wi-Fi下进行敏感操作,如登录银行账户等。

  5. 妥善处理票据:快递单、火车票等含有个人信息的票据要妥善处理,不要随意丢弃。

  6. 定期检查账户:定期检查各类账户的安全状况,及时更改密码。

  7. 不点击不明链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防止钓鱼网站诈骗。

  8. 不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要随意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防止被植入病毒。

  9. 谨慎授权App权限:在给App授权时,尤其是涉及位置、通讯录等敏感信息的权限,一定要慎重。

  10. 安装安全管家与杀毒软件: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应安装安全管家与杀毒软件,并定时进行安全扫描,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修补漏洞,避免因系统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04

法律保护与个人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负责,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

然而,法律的保护只是外部防线,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更为重要。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负责,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数字化时代中,既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又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和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