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先生被骗5万!教你避开网络投资骗局
贝先生被骗5万!教你避开网络投资骗局
近日,一位名叫贝先生的投资者遭遇了网络投资诈骗,损失高达5万元。这起案件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追求财富增值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惕,谨防各类投资陷阱。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其中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的个案损失金额最大。诈骗分子通过精心设计的套路,让许多像贝先生这样的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
常见诈骗手法揭秘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主要针对具有一定收入、资产的单身人士或热衷于投资、炒股的群体。其作案手法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引流阶段: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等多种渠道发布推广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的信息,或者通过在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投放广告,宣称有内部消息和投资门路吸引目标,寻找受害人群体并建立联系。
洗脑阶段:在建立联系后,通过聊天交流投资经验、拉人进入"投资理财"群聊、听取"投资专家""理财导师"直播授课等多种方式,以能够获取内幕消息、获得丰厚回报等谎言取得被害人初步信任。
诱导阶段:在骗取信任后,逐步诱导被害人登录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扫描二维码下载其分享的手机 APP ,指导进行投资理财操作,引导被害人进行小额投资并获得低额返利,取得进一步信任后诱导加大投资。
收割阶段:诱导加大资金投入,当被害人想要提现时,骗子会以"登录异常""服务器异常""银行账户冻结"等理由要求缴纳"解冻费""保证金"后才能完成提现,若不如数缴纳,投资理财账户内的资金就会全部损失。最后会被对方拉黑,投资理财网站、 APP 等也无法登录。
如何识别和防范
面对花样百出的投资诈骗,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钱袋子"呢?以下几点建议请务必牢记:
警惕高回报承诺:不存在"保本高息"理财产品,不法分子塑造的投资项目无一例外都是超高年化收益,而且稳赚不赔。任何承诺"内幕消息" "高额回报" "稳赚不赔"的炒股、炒期货、炒黄金等网络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核实平台资质:正规的金融类App需要在手机应用商城上架,并提供相关资质的营业执照、证书、协议等资质文件。而诈骗分子往往通过创建网址链接或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让用户点击下载虚假投资APP。
注意资金流向:虚假投资平台大多数会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账到指定的个人账户或非当前投资平台的对公账户,而正规的交易平台只能开设专用对公账户。同时,购买理财产品时,必须签订投资协议,资金将设置自动划扣,银监局也严令禁止账户转账。
保持理性投资:不要轻信来路不明"小道消息",不轻信通过网络论坛、微信群、QQ群等传播的"小道消息"以及无合法资质的机构或人员。如对金融业务存在疑问,可通过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官方网站、热线等咨询核实。
保护个人信息:不贪图"一时便宜"因小失大,对非正规网络途径诱导投资行为要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不轻易授权非官方APP使用协议;拒绝与陌生人共享实时位置、分享含有身份信息的照片,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遭遇诈骗怎么办
如果不慎遭遇投资诈骗,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及时拨打110报警,同时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联系方式等证据。
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退款"或"解冻"方案,避免二次受骗。
尽快联系银行或相关金融机构,尝试冻结或追回被骗资金。
向当地金融监管机构或消费者协会反映情况,寻求进一步帮助。
网络投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利用了人们追求高回报的心理。因此,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保持理性和警惕,是防范诈骗的关键。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夜暴富的神话只存在于幻想中。在投资理财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谨慎对待每一个投资决策,让自己的财富在安全的轨道上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