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揭秘:“一秒钟几十万上下”的电影特效为啥这么贵?
幕后揭秘:“一秒钟几十万上下”的电影特效为啥这么贵?
成功的花,看起来是那么的美丽动人!
但你是否知道,她的成长过程中注定是艰辛与牺牲的结晶。
——冰心的《成功的花》
《头号玩家》,肯定不少人看过吧!电影里那些令人过目不忘的特效,是不是让你感到震撼不已,乐此不疲?
你知道吗,制作《头号玩家》耗资1.75亿美元,其中超过1亿美元用于特效制作。
还不止这些,来看看下面这组“烧钱”的数据:
《变形金刚5》制作成本2.17亿美元,特效花费占1.3亿美元。
《阿凡达》制作成本2.37亿美元,特效花费占1.5亿美元。
《蜘蛛侠3》制作成本2.58亿美元,特效花费占1.55亿美元。
《加勒比海盗3》制作成本3.42亿美元,特效花费占2亿美元。
※ 好莱坞大片的特效费用至少占总成本的60%以上!
按照一个电影平均两小时的长度,“一秒钟几十万上下”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或许有人会好奇,动动鼠标、敲敲键盘,在电脑上做个特效而已,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揭秘:为何电影特效制作如此昂贵?
电影特效技术的进步,为制作超现实效果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拍摄成本,特效技术因此应运而生。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特效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大片标志,也是电影工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劳动密集又资金密集。
特效制作的主要开销包括:
硬件费用(约占20%-30%)、软件费用(约占10%-20%)、人力费用(约占60%以上)。
1.硬件费用
特效制作不是简单一环,大致分为三维特效和合成特效两大部分,包括建模、材质、动画、灯光、渲染等三维特效环节,以及抠像、调色、合成等合成特效环节。
每个环节又细分为多个小项目,由相关部门负责。
由于每个制作项目所需素材极其庞大,对硬件的运算、绘图和存储性能要求非常高,没有顶级硬件支持,无法制作出高质量的特效。
如今的大片都会使用IMAX规格进行拍摄和放映,这使得特效制作的工程量倍增。
虽然特效制作都是电脑完成的,但用的可不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普通电脑,而是大型的工作站和服务器,它们的价格可是相当可观……
即使是一台顶级硬件配置,也需要连续运行50小时才能渲染出一帧特效画面,而一部电影每秒至少包含24帧,一段时长5秒的特效镜头,一台机器需要渲染250天!
为了缩短渲染时间,提高效率,唯有增加硬件数量。像工业光魔、Weta Digital这些大型特效公司,都建有自己的渲染农场,内有上千台工作站和服务器不停地运转。
刚刚看到的服务器和工作站价格,再乘以上千倍,大致就是特效制作最基本的硬件成本了。
2.软件费用
特效制作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专业软件,价格昂贵。
比如用于特效制作的Houdini,价格高达4495美元;用于三维动画的Maya,年订阅费用为1470美元;以及用于绘制贴图的Mari、渲染的Arnold / RenderMan、合成的Nuke等等……
这些软件大多按年付费,并且一台机器往往要安装多个软件,每台都需要购买正版软件,价格可观。
如果市面上的软件无法满足特效制作需求,或者费用过高,一些公司甚至会投入大量资金,自行研发软件或插件。
比如维塔数码(Weta Digital),制作《阿凡达》和《霍比特人》等影片的特效公司,每年仅一个渲染器的费用就高达1.8亿人民币,最终他们决定自己研发渲染器,逐渐削减了成本……
3.人力费用
人力费用是最大的一部分!
电影特效工序繁多,软件调试繁琐,制作时间漫长,需要上千人数年的共同努力。
据统计,《阿凡达》特效团队1855人、《泰坦尼克号》739人、《复仇者联盟》1453人、《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1180人、《变形金刚3》1178人。
特效师按照大致6:3:1的比例分为普通特效师、高级特效师、顶级特效师,分别担任不同的职责。
在美国,普通特效师的年薪约为4万美元、高级特效师年薪约为6万美元、顶级特效师年薪约为15万美元。
一个拥有1000人的团队,一年下来光是工资就要花费5700万美元!而一部电影制作周期通常需要2-3年,因此人力成本是最高的。
看到特效师的高工资,是不是觉得心动,想成为一名炫酷的特效师?
先别急着激动,成为一名特效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创造符合自然规律、逼真细腻的特效,一个出色的特效师需要掌握大量专业知识:
没有学习过爆破学,就无法制作出像《盗梦空间》中那样让人惊叹的爆炸场景
没有学习过材料学,就无法打造出类似《环太平洋》中那样质感十足的机甲
没有学习过生物学,就无法还原出像《奇幻森林》中那么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没有学习过物理学,就无法想象出像《星际穿越》中那么让人惊叹的高维空间场景
没有学习过流体力学,就无法再现《少年派奇幻漂流》中那样美轮美奂的海洋景观
(好像有些突然的内容……)
……这仅仅只是部分
注:文中所有美元金额均按1美元=7人民币汇率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