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新闻联播:推广普通话助力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
贵州新闻联播:推广普通话助力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
2024年9月,一场以“同讲普通话,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普通话宣传教育活动在贵州观山湖区金华小学开展。这是贵州新闻联播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推广普通话节目的缩影,也是贵州省在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举措。
多措并举推广普通话
近年来,贵州省在推广普通话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
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贵州省各地都会举办各类活动。例如,2024年9月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举办的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贵州省开幕式,通过书法作品展、布依族八音坐唱表演、经典诵读等形式,展示了普通话的魅力和地方文化的特色。
实施“推普兴乡”行动:贵州省民宗委在民族地区开展“推普兴乡”行动,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学习使用普通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行动不仅提升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语言能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加强学校教育:教育部门将普通话教学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例如,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获批成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将普通话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要求全校各专业均需开设普通话与口语表达课程,并将学生的“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纳入毕业要求。
推进社会培训:各地积极开展普通话培训活动。如贵阳幼高专选派师生志愿者赴遵义市、铜仁市等地,对乡村教师、政府工作人员等进行普通话培训,两年来累计培训各类人员1500余人。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推广普通话对于贵州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民族团结:普通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是连接各民族情感的纽带。通过推广普通话,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民族团结。
助力乡村振兴:掌握普通话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例如,通过普通话培训,农民可以更好地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参与乡村旅游等产业,从而实现增收致富。
提升个人能力:学习普通话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为个人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面临的挑战
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方言与普通话的平衡:如何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护地方方言和文化,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毕节方言作为地方文化遗产,也需要得到传承和保护。
资源分配不均:偏远地区的普通话推广工作相对滞后,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
文化认同问题: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避免文化同质化,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展望未来
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贵州省通过新闻联播等媒体平台,持续推动普通话的普及工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更多创新举措的实施,普通话将在贵州大地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