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打卡:南市食品街必吃清单
冬日打卡:南市食品街必吃清单
南市食品街,这座承载着天津人记忆的美食地标,即将迎来一场华丽的蜕变。根据最新消息,食品街提升改造项目已正式启动,总投资达90724.85万元,将打造成为面向国际的“津味”特色文旅体验地。在寒冷的冬日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充满烟火气息的美食天堂,探寻那些不容错过的地道美味。
一座承载记忆的美食地标
南市食品街始建于1984年,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餐饮集中地之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令人印象深刻:整体呈正方形布局,外围是灰色围墙,四个门楼均为仿清式古建筑,分别名为“振羽”、“兴歌”、“中圣”和“华腴”,寓意“振兴中华”。门楼屋顶为重檐殿式木结构,绿色琉璃瓦屋面,正脊两端安有鸱吻兽,翼角装有琉璃瓦套兽和龙凤狮仙人走兽,尽显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这里不仅是美食的集中地,更是天津文化的缩影。几十年来,煎饼果子、锅巴菜、炸糕等天津特色小吃汇聚于此,成为游客了解天津饮食文化的窗口。对于许多天津人来说,这里不仅是品尝美食的地方,更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寄托。
冬日必吃的特色美食
传统早点:温暖你的心胃
在寒冷的冬日里,一碗热腾腾的锅巴菜是唤醒味蕾的最佳选择。锅巴菜,又称嘎巴菜,是天津独有的早点。大福来是不得不提的一家,它开业于清光绪年间,凭借优质原料和独特烹制方法,在口味挑剔的天津人中独树一帜。其锅巴豆香浓郁,软糯而不失嚼劲,卤子久拌不澥。二勇锅巴菜也是武清区食客的挚爱,味道香醇而温和,里面有炸过的豆腐干丁,豆面皮有嚼劲儿,吃一碗能顶一天,可见热量之高。
另一道不容错过的早点是煎饼果子。作为天津最具代表性的早点之一,煎饼果子的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真二嫂子煎饼、南楼煎饼、津门十三张都是值得一试的老字号。其中,清真二嫂子煎饼已有100多年历史,而南楼煎饼的特色是从晚上卖到早晨,目前在天津有多家分店,在北京也开了店。
特色小吃:感受地道风味
来到食品街,怎能错过天津最著名的特产——十八街麻花?这种形似麻花的油炸面食,外酥里嫩,香甜可口,是天津人逢年过节必备的零食。推荐到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总店品尝最正宗的味道。
另一家百年老字号——耳朵眼炸糕,也是必吃的美食。这家创始于1922年的店铺,以其金黄酥脆的外皮和香甜软糯的豆沙馅闻名。炸糕呈扁圆形,因中间有一个小孔,形似旧时的铜钱,故得名“耳朵眼”。
清真美食:多元文化的融合
作为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天津的清真美食同样不容错过。在食品街,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清真菜品。比如清真羊汤洪,开业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最早位于天津老南市清河大街281号,现在位于荣业大街第二南开中学旁(升安大街口),2016年入选天津市和平区区级非遗项目名录。四辈羊汤总店位于红桥区咸阳北路与光荣道交叉口,在河西、南开、滨海新区都有门店,特点是汤底加麻酱和豆腐乳,味道非常鲜美。刘青梅羊汤位于蓟州区马伸桥镇,食材鲜,用料足,汤清味厚,口感鲜美,附近男女老幼都喜爱。永旺羊汤在全市有多家门店,被评为中华美食荟——“津津有味”2023年度网红打卡美食。周府蓟州羊汤馆位于营口道,一碗羊杂汤,一角新出锅的热大饼,小碟里夹块腐乳,再来点儿大酱、葱丝、辣椒丝,食客的胃口一下子就被吊起。
即将焕新的美食天堂
根据天津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的招标公告,南市食品街提升改造项目将对建筑结构和配套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改造、建筑结构工程改造、相关配套工程提升改造及相关经营活动等,项目总建筑面积达36329平方米。
此次改造不仅将提升食品街的整体环境,还将进一步丰富其文旅功能。未来,这里将不仅仅是一个美食集中地,更将成为展示天津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正如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所规划的那样,南市食品街将被打造成面向国际的“津味”特色文旅体验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文旅体验。
在寒冷的冬日里,不妨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来南市食品街感受这份独特的津味儿。无论是传统早点还是特色小吃,都能让你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而随着改造项目的推进,未来的食品街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天津又一张闪亮的文旅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