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栽草莓全程管理技术:从萌芽到休眠的关键要点
地栽草莓全程管理技术:从萌芽到休眠的关键要点
地栽草莓的生长周期可分为六个关键阶段:萌芽生长期、现蕾期、开花结果期、旺盛生长期、花芽分化期和休眠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管理要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实现高产优质至关重要。
萌芽生长期管理
当地温稳定在2-5℃时,草莓开始萌芽。这个阶段是整个生长周期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土壤准备:选择疏松肥沃、pH值5.8-7.0的土壤,施足基肥。每亩可施用2000公斤腐熟鸡粪,结合沟施与撒施。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特别是在抽生匍匐茎和刚定植时需充足水分。
温度控制:适宜生长温度为15-22℃,注意夏季遮荫和冬季保温。
光照需求:喜光但耐半阴,合理密植确保光照充足,利于高产优质。
开花结果期管理
从花蕾显露到第一朵花开需15天,果实成熟再需30天。这个阶段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
授粉管理:利用蜜蜂辅助授粉可以有效减少畸形果产生。一般在开花期每个大棚放1箱蜂传粉。
温度控制:适宜的棚温为开花期白天22-25℃、夜间8-10℃,果实膨大期白天20-24℃、夜间6-10℃。
水分管理:采用滴灌方式适量浇水,花期水分不足会导致授粉受精不良,产生畸形果。
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红蜘蛛、灰霉病等。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例如,使用捕食螨控制红蜘蛛,或使用化学农药如1500倍的8%阿维菌素-达乳油。
休眠期管理
当气温降到5℃以下及短日照条件时,草莓便进入休眠期。这个阶段需要做好保温措施:
保温措施:覆盖保温材料,保持土壤温度在0℃以上,避免根系受冻。
水分管理:减少浇水,保持土壤微湿即可,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光照管理:尽量增加光照时间,可使用反光膜或补光灯。
施肥方案
基肥:种植前施足基肥,每亩可施用2000公斤腐熟鸡粪。
追肥:生长期可追施水溶肥,如“双保太宗水溶肥”和“甜亮太宗水溶肥”,可延长花期,提高座果率,使草莓颜色亮丽,果实美味。
叶面肥:开花结果期可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3-4次,促进果实发育。
病虫害防治
以红蜘蛛为例,介绍病虫害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释放捕食螨,使用1%苦参碱印楝素或10%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进行虫害防治。
化学防治:可使用1500倍的8%阿维菌素-达乳油或1500倍的5%噻螨酮乳油,每7天防治一次。
物理防治:在棚室前垫草垫,在棚室换工作服,阻断人传人;操作工具专用于棚内,避免交叉传播。
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地栽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