滏阳河生态修复:邯郸的绿色奇迹
滏阳河生态修复:邯郸的绿色奇迹
“母亲河”滏阳河的生态蝶变,是河北省邯郸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邯郸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施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工程,将昔日的“臭水沟”打造成碧波荡漾、绿柳成荫的生态廊道,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从“臭水沟”到“清水河”:滏阳河的生态蝶变
滏阳河,这条被誉为邯郸“母亲河”的河流,曾经因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水质恶化,河岸杂草丛生,成为让人生厌的“臭水沟”。然而,如今的滏阳河畔,却是另一番景象:清澈的河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游人如织,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系统治理:滏阳河生态修复的“邯郸模式”
为彻底改善滏阳河的生态环境,邯郸市实施了一系列系统性治理措施。据统计,全市累计清理河道淤泥201.61万立方米,有效减轻了河道内源污染;新建、修复污水管网220.9公里,从源头严格管控污水排放;升级市内垃圾转运站62座,防止垃圾侵占河道;排查入河排污口1226个,建立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长治久清。
同时,邯郸市还注重构建“水旅融合、宜居宜游”的生态系统。在滏阳河入南湖口处,建成了占地66亩的南湖沙滩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新去处。河段内规划设计多座鸟岛,为鸟类繁衍栖息预留自然空间,进一步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生态改善:滏阳河畔的“绿色红利”
随着滏阳河生态修复工程的深入推进,昔日的“臭水沟”已经变成了“清水河”。水质的改善不仅吸引了大量野生鸟类回归,也为沿岸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绿色红利”。
“野鸭、白鹭多了,搬走的村民也搬回来了,有的在沙滩公园摆摊经营,有的开起了饭店招待游客。”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有鹏说。环境的改善不仅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沿岸村民纷纷返乡创业,开餐馆、搞旅游,日子越过越红火。
绿色发展:滏阳河的未来展望
滏阳河的生态修复只是邯郸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据统计,邯郸市国省考断面中优良水体比例从2016年的20%提升至87.5%,滏阳河等50条河流实现全线贯通。这些数据的背后,是邯郸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决心和行动。
“我们将持续推动水资源的高质量使用和水生态的高质量修复,久久为功,深入践行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生态力量。”邯郸市委书记李晋宇的话,道出了滏阳河生态修复的美好愿景。
从“臭水沟”到“清水河”,滏阳河的生态蝶变,不仅改善了邯郸市的生态环境,更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条流淌着绿色希望的“母亲河”,正以全新的姿态,见证着邯郸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