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江黄河“水深火热”:气候变化下的母亲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江黄河“水深火热”:气候变化下的母亲河

引用
中国气象网
11
来源
1.
https://www.cma.gov.cn/wmhd/2011wzbft/2011wftzb/202407/t20240724_6443616.html
2.
https://www.cma.gov.cn/2011xzt/20160518/202412/t20241230_6766615.html
3.
https://www.cma.gov.cn/ztbd/2024zt/20240402/2023032406/202406/t20240613_6346695.html
4.
http://www.news.cn/local/20240804/46c843be1b8c45148dfbdff19330a37a/c.html
5.
http://www.hjkx.ac.cn/hjkx/ch/html/20240621.htm
6.
https://www.geodata.cn/data/index.html?publisherGuid=126744287495931&categoryId=7
7.
http://www.geodata.cn/data/datadetails.html?dataguid=192891852410344
8.
https://www.progressingeography.com/CN/10.18306/dlkxjz.2025.01.013
9.
https://www.nhri.cn/art/2025/1/7/art_23_79875.html
10.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4529
11.
http://www.news.cn/mrdx/2024-08/09/c_1310784067.htm

2024年,长江黄河这对母亲河上演了一场罕见的“水深火热”:长江流域遭遇持续干旱,而黄河流域却降水偏多83%,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这场“南旱北涝”的异常气候现象,不仅影响了两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更牵动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水资源管理。

01

长江之“水深”:暖湿化下的生态变局

长江源区,这片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高原地带,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气候变化。根据2024年江源综合科学考察队的最新发现,长江源区的暖湿化趋势日益明显,气温显著升高,极端降水事件频发。

最直观的变化来自冰川。长江科学院的科考队员在冬克玛底冰川脚下观测到,这座海拔5200多米的冰川正在加速消融。数据显示,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已有近6000条小冰川消失,长江源区的冰川普遍处于退缩状态。

冰川消融带来了短暂的水资源增加。青海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长江源地区自产水资源总体转丰,特别是2017年后增幅明显,过去5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达到261.7亿立方米,较历史平均水平偏多40%以上。

然而,这种“丰水”状态并非福音。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工程师乔强龙发现,江源地区水生生物种类虽有缓慢增长趋势,但暖湿化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长江源区的河流含沙量显著增加,直门达水文站和沱沱河水文站的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沙量分别增加了约50%和近100%。

更令人担忧的是高寒植被的退化。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任斐鹏通过实验发现,当增温达到或超过3摄氏度时,江源地区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将出现临界点变化,生物多样性会显著下降。

02

黄河之“火热”:从干旱到洪涝的轮回

与长江流域的暖湿化不同,黄河流域正经历着从干旱到洪涝的极端天气轮回。2024年的数据显示,黄河流域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83%,为历史同期最多。然而,这种“丰水”状态并不能掩盖黄河长期以来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黄河流域水资源量仅占全国2%,却承担着15%耕地面积和12%人口的供水任务,粮食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这种供需矛盾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愈发突出。

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显示,黄河流域的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年降水量在200-650毫米之间,而蒸发量高达1100毫米。这种水资源的天然短板,使得黄河成为我国最需要节水的流域。

更令人担忧的是,气候变化带来的不仅是降水增加,还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2024年,黄河流域经历了多次强降雨过程,特别是在7月下旬至9月期间,受台风影响,华北、黄淮地区多次出现强降雨,部分地区降水量超过500毫米。

这种“旱涝急转”的现象给黄河流域的防洪和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长期干旱导致土壤干涸,植被覆盖度降低,一旦遭遇强降雨,极易引发洪水和泥石流;另一方面,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了水资源管理的难度,如何在防洪和蓄水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03

“水深”与“火热”:两河流域的共同挑战

长江黄河这对母亲河,一南一北,一西一东,一“水深”一“火热”,看似截然不同的气候变化表现,实则都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深远影响。

长江流域的暖湿化趋势,虽然短期内带来了水资源的增加,但长期来看,冰川消融将导致水资源的不可持续,同时生态系统的变化可能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黄河流域虽然在2024年降水偏多,但长期的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系统脆弱性并未根本改变,反而因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而面临更大的风险。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更加科学的监测和管理。正如长江科学院总工程师徐平所说:“掌握气候变化下江源河流的水文过程变化规律及机制,有助科学判断未来水量沙量变化和灾害风险。”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长江黄河这对母亲河的“水深火热”,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更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正如长江流域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秦鹏程所言:“目前对江源地区的研究多,但对黄河流域的研究相对较少,未来需要加强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研究,为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长江黄河,一江一河,一南一北,一“水深”一“火热”,它们的变化牵动着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加科学的监测和管理,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守护好这两条母亲河,让它们继续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