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晚:小鲜肉能否拯救收视率?
2025年春晚:小鲜肉能否拯救收视率?
2025年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于1月28日晚8点准时开播。据CSM全国网数据显示,本次春晚直播收视率为34.7035,市场份额高达77.7832,稳居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这一成绩不仅展现了春晚作为国民级晚会的影响力,也反映出其在创新与传承中不断焕发新生机。
小鲜肉的加入:是救星还是负担?
近年来,春晚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开始大量启用流量明星。2025年春晚中,刘宇宁、许凯、丁禹兮、王安宇等新生代演员参与了歌曲《斗柄指东天下春》的演唱;周深、阿云嘎等年轻歌手也出现在地方卫视春晚的舞台上。这些年轻面孔的加入,无疑为春晚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小鲜肉的加入是否真的能拯救春晚的收视率?从数据来看,虽然春晚收视率依然保持高位,但观众的口碑却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年轻观众对流量明星的参与表示欢迎,认为这使得春晚更加贴近年轻人的审美;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观众认为,过多的流量明星反而稀释了春晚的艺术性,使得节目质量参差不齐。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小兵认为:“春晚引入小鲜肉是一种必要的尝试,但关键在于如何平衡流量与艺术性。春晚不应该成为流量明星的秀场,而应该是一个展现中国文艺最高水平的舞台。”
创新与传统的博弈:春晚的未来之路
2025年春晚在技术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首次采用全国产8K装备完成“8K 超高清视频+三维菁彩声音频”制作,运用XR虚拟技术,推出竖屏看春晚等创新形式。这些技术革新无疑提升了观众的观看体验,使得春晚的呈现形式更加多元化。
然而,技术创新只是春晚变革的一部分。如何在创新的同时保持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春晚面临的重要课题。2025年春晚通过《栋梁》等节目,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融入现代舞台艺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这种创新与传统的结合,既满足了观众对视觉效果的追求,又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春晚的未来:在变革中寻找平衡
2025年春晚的成功,证明了春晚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然而,面对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选择,春晚需要在创新与传统、流量与艺术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正如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所说:“春晚不应该是一个过时的节目,而应该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文化盛宴。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有创意、有深度、有温度的节目。”
未来的春晚,应该是一个既能展现中国文艺最高水平,又能反映时代精神的舞台。它需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这样,春晚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春晚”,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