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田间到国际:一位唢呐博士的舞台创新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田间到国际:一位唢呐博士的舞台创新之路

引用
新浪网
9
来源
1.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332acef01030cm7.html
2.
https://www.sohu.com/a/838563807_122004016/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7A06P0J00
4.
https://www.huain.com/article/yangqin/2024/0930/2889.html
5.
https://www.yzwb.net/content/1966229.html
6.
http://www.cnosonline.com/index/information/showx.html?id=372
7.
https://fun.dakabang.net/fun/fun/12117/
8.
https://www.gstv.com.cn/drd/99CCB2113F7E4110883C2A974C130393.jhtml
9.
http://sn.news.cn/20240924/b4163dbbddb74d6d8a65e1fd3cd7471a/c.html

2024年10月,在中法交流活动上,一曲《百鸟朝凤》让法国观众为之折服。演奏者是来自中国的90后唢呐演奏家刘雯雯,她用长达一分钟的不间断华彩段落,展现了唢呐的独特魅力。这段看似一气呵成的演奏,实则暗藏玄机——刘雯雯运用了高超的循环呼吸技法,在毫无痕迹中完成了多次换气。

这种循环呼吸技法对演奏者的要求极高,需要强大的气息控制能力和稳定的输出。而刘雯雯对这一技巧的掌握,离不开她自幼的熏陶和刻苦练习。作为山东鲁西南小铜唢呐第七代传人之女,她4岁就开始学习唢呐,每天坚持练习十几个小时,甚至练出了腹肌。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让她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

在国际舞台上,刘雯雯不仅展现了唢呐的传统魅力,更尝试将其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她与作曲家谭盾合作,将唢呐与交响乐、爵士乐等不同音乐形式相结合,创作出新的唢呐曲目。这种创新尝试打破了人们对唢呐“乡土”印象的局限,展现了民族乐器的无限可能。

作为非遗传承人,刘雯雯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她不仅在舞台上展现唢呐艺术,更致力于将其系统化、学术化。她的博士毕业论文聚焦家乡的唢呐文化,对传统曲牌进行整理和研究。她还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唢呐演奏者,鼓励他们既要传承传统,又要勇于创新。

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并喜爱唢呐。上海音乐学院的唢呐专业学生赵祥博表示,作为苏北唢呐班的第五代传承人,他希望在演奏中融合传统与现代,让唢呐登上更高的国际舞台。另一位学生钱蕊则认为,唢呐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夸张表达,通过创新形式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这门艺术。

从田间地头到国际舞台,从传统曲目到现代创作,唢呐正在经历一场华丽的蜕变。这背后,是像刘雯雯这样的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结果。她们不仅传承了老一辈的技艺,更赋予了唢呐新的时代内涵,让这件看似“土气”的乐器焕发出国际范儿。

正如刘雯雯所说:“传承、传播和传授”是她的人生关键词。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传统文化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保持生命力,而这种创新正是建立在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之上。唢呐的未来,正在这些年轻艺术家的手中绽放新的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