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晚流量战:互联网大厂的创新营销之战
2025春晚流量战:互联网大厂的创新营销之战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春晚)的舞台上,不仅有精彩的歌舞戏曲,更有互联网大厂们的一场“暗战”。阿里巴巴、小红书、B站和抖音纷纷与春晚达成合作,以创新互动方式争夺这场全民盛宴的流量红利。
春晚流量:互联网大厂的必争之地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视节目,春晚的流量价值不容小觑。据统计,2025年春晚新媒体端直点播收视次数达28.17亿次,同比增长6.9亿次;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达166亿次,比去年同期增加5.5亿次。这样的流量规模,对于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
创新互动:2025春晚的新玩法
今年春晚,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拿出“看家本领”,通过创新互动方式吸引用户。
阿里巴巴时隔7年重返春晚舞台,拿下了“独家电商互动平台”和“云计算AI独家合作伙伴”两个重要身份。淘宝推出“许愿领红包”活动,用户只需在淘宝许下心愿就能领取个人专属的春晚云参演证。在春晚进行到后半程,淘宝带着1亿网友的心愿登上了春晚《如意》节目,舞台上密密麻麻都是网友们的心愿。阿里云则为春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包括AI“子弹时间”特效和3D视频生成技术,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小红书连续第二年成为春晚独家笔记分享平台,推出持续7小时的《大家的春晚》直播节目。用户可以一边观看春晚,一边在小红书上与明星、主播实时互动,畅聊晚会热点。这种“陪伴式”直播模式,大大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和粘性。
B站首次获得春晚独家弹幕互动权益,开发了专属的弹幕互动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弹幕实时参与节目互动,分享自己的观感和想法,让春晚观看体验更加个性化和社交化。
抖音则通过多设备无缝观看和短视频矩阵,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体验。其推出的“欢笑中国年”系列活动,包括“集福气”“集生肖卡”等互动环节,进一步延长了春晚内容的生命周期。
营销升级:从“撒钱”到“创新”
与过去简单粗暴的“撒钱”模式不同,今年各大厂更注重通过技术创新和内容互动来提升用户体验。这种转变反映了互联网行业从流量竞争转向用户价值竞争的趋势。
阿里巴巴通过AI技术实现的“子弹时间”特效和3D视频生成,不仅提升了节目观赏性,也展示了其技术实力。小红书的陪伴式直播和B站的弹幕互动,则通过增强用户参与感来提升平台粘性。这些创新举措,都体现了互联网大厂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未来展望:春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春晚与互联网的融合将更加深入。AI、VR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而互联网平台的创新互动方式,也将让春晚从“观看”变成“参与”,真正成为全民共创的文化盛宴。
2025年春晚的合作案例表明,互联网大厂们正在以更成熟、更创新的方式参与这场全民盛宴。这不仅是一场流量之争,更是技术和内容的较量。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看到更多精彩的创新互动,让春晚这个传统节目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