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人造太阳”助力质子治疗新突破
合肥“人造太阳”助力质子治疗新突破
近日,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利用“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衍生出的技术成功研发新型质子治疗设备。这套设备秉承中医望、闻、问、切的传统理念,实现了对肿瘤的精准打击,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预计今年底将启动临床试验,有望降低治疗成本并提高治愈率,让更多患者受益于这一前沿科技成果。
“人造太阳”技术突破
“人造太阳”全称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其原理是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通过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使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源具有清洁、安全、几乎无限的特点,一旦实现可控核聚变,将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从根本上解决全球能源危机。
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在推进研究核聚变能源的同时,积极将部分阶段性科技成果转化用于医疗。2017年成功研制双零挥发超导磁体和图像引导定位系统,2018年成功研制360度高精度旋转机架,2019年完成超导回旋加速器、束流传输系统及旋转机架的集成安装,2020年20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首次引出质子束流……到目前,基于24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的首台套质子放射治疗系统已在合肥成功安装。
新型质子治疗设备优势
质子治疗是目前国际前沿的新型抗癌医疗技术之一。相比传统放疗,由于质子特有的物理特性——布拉格峰,可以对癌细胞精准打击,实现“定向爆破”,对患者正常组织的损害大大降低。但是,由于质子治疗设备的核心技术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设备价格贵、投入周期长、运维成本高。国内患者想使用质子治疗技术,面临着预约时间漫长、治疗价格高昂等难题。
合肥新型质子治疗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 找得准:设备产生的高能量质子束,可以对人体肿瘤进行精确高效治疗
- 照得深:质子束能量可调,能深入人体深部肿瘤
- 体积小:设备体积相对传统质子治疗设备更小,便于安装和维护
- 成本低:国产化后,设备制造和运维成本大幅降低
临床试验进展
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平台——中科离子公司研制的国产质子治疗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力争今年底启动临床试验,尽快进入临床应用。安徽省与中国科学院将继续加强合作,支持合肥质子治疗技术发展,让这个饱含中华优秀文化理念的现代前沿科技成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惠及更多患者。
国产化意义重大
质子治疗设备的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重离子治癌装置不仅能有效防止癌细胞残留和复发,而且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较小,能减轻放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因此,重离子治癌被称为国际前沿的放疗技术。
此外,国产化还将带来以下好处:
- 降低治疗成本:摆脱对进口设备的依赖,降低设备购置和维护费用
- 提高可及性:随着国产设备的推广,更多医院将有能力开展质子治疗
- 促进技术创新:通过自主研发,推动我国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技术进步
未来展望
随着国产质子治疗设备的临床应用和不断优化,我国在肿瘤治疗领域将实现新的突破。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癌症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还将推动我国医疗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这也体现了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实力和决心,为全球医疗科技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