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历史探秘:从海关到丝路
江门历史探秘:从海关到丝路
1987年4月17日,一艘在广东江门台山至阳江海陵岛一带外海沉睡了800多年的南宋商船,被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的联合考察队意外发现。这艘被命名为“南海一号”的商船,不仅载有8万余件保存完好的宋代瓷器,更揭开了江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辉煌历史。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江门见证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而今,江门海关博物馆和台山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以其丰富的馆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江门海关博物馆:侨乡文化的窗口
江门海关博物馆,又名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是江门市首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其核心展览《根在侨乡——江门华侨华人历史展》,是国内最大、以最新学术视角阐释华侨文化的单体展览。
展览通过大量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和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了江门籍华侨华人远渡重洋、谋生创业的艰辛历程,以及他们回报家乡、贡献祖国的感人故事。馆内藏品丰富,涵盖了侨批、侨汇、侨刊、侨捐等各类文物,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华侨华人的奋斗史和家国情怀。
博物馆采用先进的展陈手段,将历史、学术、艺术有机融合,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据统计,2024年,江门海关博物馆接待观众超95万人次,成为了解中国侨乡文化的重要窗口。
为了更好地服务观众,博物馆提供多语种讲解服务,包括普通话、英语、德语、粤语等,并开发了“邑起游侨博”微信小程序,让游客可以随时了解展品信息,享受便捷的数字化参观体验。
台山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一号的传奇
台山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因“南海一号”宋代沉船而闻名于世。这艘发现于1987年的南宋商船,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更是研究宋代海上贸易的珍贵实物资料。
“南海一号”全长30.4米,宽9.8米,高3.5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宋代木质沉船。船上载有8万余件文物,包括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等,种类繁多,保存完好。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宋代精湛的工艺水平,更反映了当时海上贸易的繁荣景象。
博物馆通过复原展示、场景再现和多媒体互动等方式,生动再现了“南海一号”的航海历程和打捞过程,让观众仿佛置身于800多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馆内还设有专门的展区,展示“南海一号”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学术界和公众提供了深入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平台。
江门,这座被誉为“中国侨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侨乡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遗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江门海关博物馆和台山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不仅是了解中国近代史和海上贸易的重要窗口,更是感受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勇于探索精神的绝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