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摊后,你的买房计划变了吗?
取消公摊后,你的买房计划变了吗?
“宣称130平方米的房,实用面积却只有90平方米。”“本以为购置了90平方米的房产,最终实际居住空间仅50余平方米。”……近年来,因公摊面积引发的低得房率问题层出不穷,购房纠纷频频发生。
在推进“好房子”建设的背景下,近来多地推出包括“取消公摊”、优化计容规则在内的各类举措,提高新建商品房实际得房率。
消息一经放出,便引起人们热烈讨论:“我之前买房是不是多交钱了?”
中国城市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并不代表购房人就不再为公摊面积买单,只是计价方式的变化。受访专家表示,这一政策有利于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依法规范、优化和公开住房公摊面积计算方式,合理适度提高得房率。
政策落地:多地相继跟进
2024年12月,多地相继发布取消公摊面积的相关政策。12月17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发文明确,取消商品房销售价格限价机制,鼓励实行“现房销售”,逐步推进“取消公摊”。此前的12月12日,湖南省衡阳市亦发文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商品房销售实行套内建筑面积计价。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首次尝试。早在2002年,重庆市就通过了《重庆市城镇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规定商品房销售需按照套内使用面积计价。近年来,广东肇庆、湖南湘潭等地也陆续出台类似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向更加透明、公平的方向发展。
市场反应:各方态度积极
对于购房者而言,取消公摊面积最直接的好处是提升了购房透明度。过去,由于公摊面积计算标准不一,购房者往往难以准确判断实际使用面积,容易引发纠纷。而现在,购房者可以直接看到套内面积,避免了“买大住小”的困扰。
从市场表现来看,高得房率的项目确实更受欢迎。据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超100%实际得房率的项目达到70个。其中,西安多个项目实际得房率超105%,广州也有近13个项目的实际得房率超过100%。
对于开发商而言,这一政策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他们需要重新考虑产品设计,优化空间布局以提升得房率;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客户信任。正如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所言:“取消公摊符合购房者的利益诉求,有助于购房需求的释放以及高品质住房的打造。”
未来展望:市场更趋透明
取消公摊面积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房地产市场正在向更加透明、公平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纠纷,也有利于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不过,这一政策的全面落地仍需时间。目前,已发布相关政策的城市在执行层面尚未作出具体规定,特别是在物业费、暖气费等后续费用的收取标准上。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在推动政策时,不仅要着眼于短期内刺激楼市回暖,还需制定配套措施,以应对后续问题。
对于购房者而言,这一政策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它不仅让购房过程更加透明,也让实际使用面积得到了保障。而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更加公平、透明、高质量的居住时代正在到来。
那么,面对这一政策变化,你的买房计划是否有所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