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圳红树林:生态守护者的绿色奇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圳红树林:生态守护者的绿色奇迹

引用
7
来源
1.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5206
2.
https://dialogue.earth/zh/6/60041353/
3.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11/content_6985204.htm
4.
https://www.szft.gov.cn/bmxx/qdwqfzzx/gzdt/content/post_11712929.html
5.
http://www.forestry.gov.cn/lyj/1/dfdt/20250127/607534.html
6.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4-02/21/content_30757883.htm?v=pc
7.
http://lyj.gd.gov.cn/news/special/lsst/content/post_4518893.html

深圳红树林:生态守护者的绿色奇迹

在深圳这座现代化都市的中心,有一片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它就是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唯一位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是数十万只候鸟的越冬停歇地,更是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

01

从“城市绿洲”到“国际典范”

深圳红树林的保护之路,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生态觉醒。自1984年建立保护区以来,深圳红树林面积从最低时的50公顷,恢复至现在的526.43公顷。这一显著增长,不仅为200多种、10万只候鸟提供了栖息场所,更让深圳湾成为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的重要越冬地。

2024年11月,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在深圳正式揭牌,首批18个成员国参与。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深圳在红树林保护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国际认可,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生态保护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02

创新保护:科技与人文的双重驱动

深圳红树林保护的成功,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保护区管理局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平台,通过23个4K高清摄像头和31台红外相机,实现了对湿地重要区域的24小时监测。这种科技手段的应用,既减少了对鸟类的干扰,又满足了市民“云观鸟”的需求。

在管理模式上,深圳开创性地采用了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的模式。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由红树林基金会运营管理,这是中国首个由政府授权民间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公园。这种模式将政府监管与民间组织的灵活性相结合,实现了对公共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03

未来展望:从深圳到世界

深圳红树林的保护工作并未止步于现状。根据《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2021—2035)》,深圳将在“十四五”期间营造及修复红树林面积至少51公顷,到2035年力争湿地保护率达到50%。

同时,深圳还在积极探索红树林保护的生态价值实现机制。2023年,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拍卖以每吨485元竞得,创下全国碳汇市场最高单价。这一创新实践,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开辟了新路径。

深圳红树林的故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从一片滩涂到国际红树林中心,深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态守护者”。未来,深圳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与全球伙伴携手,共同守护这片绿色奇迹,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