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老年人如何科学选购奶制品?
疫情期间老年人如何科学选购奶制品?
疫情期间,老年人的营养摄入尤为重要,而奶制品作为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更是不可或缺。然而,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奶制品,如何选择适合的产品成为了很多老年人的难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不同类型奶制品的特点,并提供疫情期间选购和储存的实用建议。
常见奶制品类型及特点
- 纯牛奶
纯牛奶是以生牛乳为原料,经过必要的杀菌而没有进行其他加工处理的牛奶,分为低温奶和常温奶。
低温奶(巴氏杀菌乳):采用低温巴氏杀菌法加工,保留了较多的天然活性物质,但保质期较短(一般为7天左右),需要在4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冷藏保存。
常温奶(灭菌乳):采用135-150摄氏度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保质期较长(1-8个月),便于储存和携带,但部分营养价值会有所损失。
- 酸奶
酸奶是以鲜奶和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酸奶也分为常温和低温两种:
低温酸奶:发酵后不需要灭菌,但需要在冷藏条件下保存,含有活性乳酸菌,更易于消化吸收。
常温酸奶:在加工中乳酸菌会被彻底杀灭,但保质期较长,便于携带。
酸奶经过发酵后,乳糖、蛋白质和脂肪部分分解,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特别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消化不良的病人和老年人饮用。
- 调制乳
调制乳是在不低于80%的生牛乳或复原乳的基础上,添加其他成分制成的产品。根据添加成分的不同,可分为:
风味型调制乳:如咖啡奶、花生奶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可能被稀释。
营养强化型调制乳:如高钙奶、低乳糖奶等,针对特定人群的需求进行了营养改善。
- 含乳饮料
含乳饮料是由稀释后的牛奶、糖、麦精、营养强化剂、食用香精、水等调配而成,牛奶成分较少,糖分较多,主要作用是满足味蕾,而不是提供营养。儿童、糖尿病患者等人群应谨慎饮用。
疫情期间选购建议
选择正规渠道:建议通过大型超市、电商平台或知名品牌的官方旗舰店购买,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查看产品标签:注意区分纯牛奶、调制乳和含乳饮料,选择适合的产品。同时查看营养成分表,了解蛋白质、钙等营养素的含量。
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优先选择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确保新鲜度。
考虑储存条件:如果家中不具备冷藏条件,建议选择常温奶或常温酸奶。有冷藏条件的可以选择营养更优的低温奶。
储存注意事项
低温奶和低温酸奶:需要在4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冷藏保存,开封后尽快饮用完毕。
常温奶和常温酸奶:可在室温下保存,但开封后应尽快饮用完毕。
避免反复冷藏和解冻:开封后的奶制品应一次性饮用完毕,避免反复冷藏和解冻影响品质和安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酸奶或低乳糖奶制品。
高血脂或超重者:建议选择低脂或脱脂奶制品。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含糖量高的含乳饮料,选择无糖或低糖的奶制品。
疫情期间,老年人在选择奶制品时需要格外谨慎。通过了解不同类型奶制品的特点,选择正规渠道,关注储存条件,可以确保摄入安全、营养的奶制品,为身体健康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