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专家研究:饮水温度如何影响你的情绪?
澳洲专家研究:饮水温度如何影响你的情绪?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特拉维察(Nikolaj Travica)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饮水温度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与我们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这一发现为我们日常饮水习惯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高温对大脑和情绪的负面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问题。研究表明,极端高温不仅会导致脱水等健康问题,还会对大脑这一对温度极其敏感的器官产生显著影响。
西班牙圣十字圣保罗医院的临床神经生理学家桑德拉·吉门尼斯解释道:“极端高温会影响大脑的所有认知功能,包括反应能力、记忆力等。高温下,大脑运转的速度要慢得多。”美国纽约公立学校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气温高于32℃的天气下参加考试,学生成绩会降低14%,通过考试的概率也会降低近11%。
高温不仅影响认知能力,还会增加消极情绪。西班牙气象学家和科普专家马尔·戈麦斯指出,气温升高会降低喜悦或幸福等积极情绪,同时会增加愤怒或压力等消极情绪。《柳叶刀》杂志202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40亿条推特信息,发现极端高温天气(42℃至45℃)时,网络上的攻击性言论增加了22%。
高温迫使大脑更加努力地调节体温,从而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大脑的下丘脑作为内部恒温器,当检测到温度异常时,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包括出汗、血管扩张和肾上腺素分泌。这些生理反应不仅消耗能量,还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进一步加剧焦虑和易怒情绪。
适宜温度的水对情绪的积极影响
与高温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适宜温度的水对情绪有着积极的调节作用。耶鲁大学的一项实验发现,参与者在短暂接触热咖啡后,对陌生人的评价会更加积极。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反映了温度与社交感知之间深刻的生理联系。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温暖的环境能够促进社交互动和积极情绪。在一项实验中,参与者在温暖的房间内观看西洋棋比赛时,更倾向于使用积极的动词描述棋子的移动,而在冷气房中的参与者则更多使用负面的形容词。这种差异揭示了环境温度对情绪表达的深远影响。
科学建议:最佳饮水温度范围
那么,什么温度的水最适合饮用呢?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了明确的建议:饮水温度最好控制在40℃至60℃之间。这个温度范围既能带来热水的益处,又能最大程度减少对身体的潜在伤害。
40℃至60℃的水温对身体有多重益处:
- 促进消化酶活性,帮助食物更好地被分解和吸收
- 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率
- 维持口腔和咽喉健康,减少黏膜伤害
- 缓解身体疼痛,如经期痛或肌肉疼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过热的水(超过65℃)长期饮用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因此,建议使用触感判断水温,40℃到60℃的水在接触皮肤时感觉温暖而不烫手。此外,带有温度显示的电水壶或智能水杯也能帮助更准确地控制水温。
综上所述,关注饮水温度不仅关乎身体健康,还与我们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选择适宜温度的水,既能享受其带来的健康益处,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让我们从一杯温度适宜的水开始,为自己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