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白蛋白:你真的了解它的作用吗?
人血白蛋白:你真的了解它的作用吗?
“医生,我手术后需要输点白蛋白来提高免疫力吗?”
“白蛋白是不是一种很好的营养补充剂?”
“我听说白蛋白可以治疗水肿,是不是所有水肿都能用?”
在医院里,医生们经常会被问到这些问题。人血白蛋白作为一种常见的血液制品,由于其名字中带有“白蛋白”三个字,常常被人们误认为是增强免疫力或补充营养的良药。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揭开人血白蛋白的神秘面纱,看看它到底是什么,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它。
人血白蛋白是什么?
人血白蛋白是一种从健康人血浆中提取的蛋白质,主要由肝脏合成。它在血液中的含量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一半以上,是维持血液渗透压、调节水分平衡的重要物质。白蛋白还负责运输某些物质,如激素、酶、药物和毒素等。
临床上使用的人血白蛋白主要有三种规格:5%、20%和25%。其中,5%的白蛋白是等渗溶液,主要用于治疗性血浆置换或补充血容量;而20%和25%的白蛋白是高渗溶液,适用于需要扩容的水肿患者。
人血白蛋白能提高免疫力吗?
很多人认为输注白蛋白可以增强免疫力,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白蛋白并不参与人体的免疫反应,它与负责免疫功能的免疫球蛋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蛋白质。输注白蛋白不仅不能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其中的某些成分(如微量α-1酸性糖蛋白)反而可能使机体免疫力下降。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提高免疫力呢?根据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实现平衡膳食是关键。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
人血白蛋白是营养补充剂吗?
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虽然白蛋白是蛋白质的一种,但它并不适合作为营养补充剂。原因有以下几点:
- 营养价值低:白蛋白缺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和异亮氨酸,营养价值并不全面。
- 代谢特点: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15-21天,人体只能利用其降解后的氨基酸,当日输入的白蛋白并不能立即发挥营养作用。
- 成本问题:白蛋白是一种宝贵的医疗资源,价格昂贵,将其用作营养补充剂无异于“大材小用”。
正确的营养补充方式应该是通过均衡饮食摄入各种必需氨基酸,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专门的营养补充剂。
人血白蛋白的正确用途是什么?
人血白蛋白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 低血容量性休克:如失血、创伤等导致的休克
- 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如大脑损伤后的脑水肿
- 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 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 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
- 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
使用人血白蛋白需要注意什么?
- 禁忌人群:对白蛋白严重过敏者、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脏病患者、严重贫血患者、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过敏反应:输注后可能出现寒颤、高热、颜面潮红、皮疹红斑、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循环衰竭等。
- 避免滥用:滥用白蛋白会抑制身体自身白蛋白的合成,加速白蛋白的分解,增加循环负荷,甚至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最新医疗指南怎么说?
根据国家药监局2025年1月发布的最新公告,人血白蛋白注射剂的说明书正在修订中。此次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其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强调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同时,香港卫生署也发布了安全警示,提醒公众正确使用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资源,但并不是万能药。它既不能提高免疫力,也不是营养补充剂。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特定的医疗状况,才能安全有效地使用。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提高免疫力,最好的方法还是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特效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和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