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白蛋白不是万能补品!
人血白蛋白不是万能补品!
“医生,我手术后恢复慢,能不能打点人血白蛋白补一补?”
“奶奶年纪大了,免疫力低,是不是该输点白蛋白增强抵抗力?”
在医院里,这样的询问每天都在上演。人血白蛋白,这个听起来就“高大上”的药品,似乎成了很多人眼中的“万能补品”。然而,真相究竟如何呢?
人血白蛋白的真实身份
人血白蛋白是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占血浆蛋白总量的一半以上。它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确保体液平衡,并负责运输多种重要物质,如脂肪酸、钙离子以及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临床上,人血白蛋白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 低血容量性休克:如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
- 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
- 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 显著的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30 g/L)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心肺分流术、特殊类型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的辅助治疗
为什么不能随意补充?
不是营养品:人血白蛋白的营养价值并不高,缺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和异亮氨酸。而且它在体内的半衰期为15-19天,分解缓慢,不能快速提供营养。
不能增强免疫力:参与人体免疫反应的是免疫球蛋白,而不是人血白蛋白。输注白蛋白不仅不能提高免疫力,反而可能抑制肝脏合成白蛋白,加速机体白蛋白的分解。
存在风险:滥用人血白蛋白可能导致循环超负荷、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而且作为血液制品,虽然经过严格检测,但仍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
如何正确补充营养和提升免疫力?
均衡饮食:根据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
优质蛋白: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鸡胸肉、鱼肉、瘦牛肉、豆制品、猪里脊和牛奶等。
适度运动:适量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充足睡眠: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避免过度劳累:长期疲劳会削弱免疫功能,应注意劳逸结合。
人血白蛋白不是万能补品,更不是提高免疫力的灵丹妙药。它是一种珍贵的血液制品,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遵照适应症使用。盲目补充不仅无效,还可能带来风险。让我们科学认识人血白蛋白,合理使用医疗资源,用正确的方式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