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烧结温度下碳化钨-高熵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表现
不同烧结温度下碳化钨-高熵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表现
前言
硬质合金因具有高硬度、优异的耐磨性和导热性,在矿产资源开采、机械加工和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WC基硬质合金通常以Co作为粘结相,但Co在高温下容易软化,且热膨胀系数与WC相差较大,导致合金的高温硬度和热稳定性下降。近年来,多主元高熵合金因其独特的设计理念表现出优异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具有作为新型WC基硬质合金粘结相的潜力。
铖丰材料球形铸造碳化钨粉末
本文研究了烧结温度对以Al0.5CoCrFeNiTi0.5高熵合金(HEA)为粘结相的WC硬质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高能球磨和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WC-Al0.5CoCrFeNiTi0.5硬质合金,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显微硬度计等方法,分析了烧结参数对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合金的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WC晶粒尺寸和形貌是影响合金性能的关键因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实验所用原料为商用WC和Al0.5CoCrFeNiTi0.5高熵合金粉末,粉末粒径分别为200nm和10~25μm。首先,对粉末进行细化和均匀化处理,使用行星式球磨机将HEA原始粉末球磨细化至1μm,再与WC粉末混合均匀。然后,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WC-Al0.5CoCrFeNiTi0.5硬质合金。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重点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固定保温时间为60min,改变烧结温度,并分析不同烧结温度下合金的XRD谱图、SEM形貌及性能。
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XRD谱图分析
不同烧结温度下WC-20wt.%HEA硬质合金的XRD谱图表明,合金均由WC相和HEA粘结相组成,烧结温度对物相种类的影响较小。但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WC相的衍射峰强度明显增强,说明烧结温度提供了更高的烧结驱动力,增加了WC晶粒长大速率。
SEM形貌与EDS分析
SEM形貌图显示,不同烧结温度下WC晶粒形貌存在显著差异。在1200℃时,WC晶粒形貌呈类球状;随着烧结温度升高至1250℃,晶粒形貌逐渐转变为截角三棱柱状;当烧结温度达到1300℃时,粗大的WC晶粒逐渐增多,最终生长为尖角三棱柱状。EDS分析发现,WC晶粒具有规则形貌(亮白色),而HEA粘结相的形貌不规则(灰色和黑色),且HEA各组元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扩散行为,产生元素偏聚现象。
晶粒尺寸分布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WC晶粒尺寸在0200nm的占比减小,2001000nm的占比增加。当烧结温度从1200℃增加到1300℃时,WC平均晶粒尺寸由252.61nm增加到284.61nm,增加了12.67%。这表明烧结温度的升高促进了WC晶粒的生长。
性能分析
不同烧结温度下WC-20wt.%HEA硬质合金的性能如图5所示。随着烧结温度从1200℃增加到1300℃,合金的相对密度从97.52%逐渐增加至98.96%,硬度从2173HV减小至2010HV,而断裂韧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烧结温度为1250℃时,合金的断裂韧性达到最大值9.01MPa∙m1/2,此时硬度为2028HV,相对密度为98.85%。
根据Hall-Petch关系,WC-20wt.%HEA硬质合金硬度的降低归因于WC晶粒尺寸的增加。而断裂韧性的变化则与WC晶粒形貌有关。在烧结温度达到1300℃时,WC晶粒形貌主要为尖角三棱柱状,容易在裂纹扩展尖端形成应力集中区域,导致裂纹平直尖锐,降低合金的断裂韧性。
增韧机制
WC-20wt.%HEA硬质合金的增韧机制主要为裂纹桥接和裂纹偏转。高强韧HEA粘结相能够有效分散和吸收裂纹尖端能量,使裂纹在扩展过程中更易发生裂纹桥接和裂纹偏转,从而减缓裂纹扩展速度,提高合金的断裂韧性。
结论
烧结温度对WC-20wt.%HEA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合金相对密度逐渐增加,硬度逐渐降低,断裂韧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WC晶粒尺寸是影响合金相对密度和硬度的关键因素。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WC晶粒尺寸增大,导致合金硬度降低。
WC晶粒形貌是影响合金断裂韧性的主要因素。在烧结温度达到1300℃时,WC晶粒形貌主要为尖角三棱柱状,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区域,降低合金的断裂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