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甘蔗制糖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广西甘蔗制糖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甘蔗产地,其甘蔗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制糖业已成为广西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如何保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安全,成为广西制糖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广西制糖企业普遍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以广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不仅建立了严格的原料验收制度,还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对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部分制糖企业已开始采用国际先进的“两步法”工艺。与传统的“一步法”相比,“两步法”先将甘蔗加工成原糖,再根据需求炼制成精制糖或白砂糖。这种工艺不仅能提高产品质量,还能进一步降低白砂糖中的含硫量,确保食品安全,提升市场竞争力。
关键环节的食品安全控制
种植环节:严控农药残留
在甘蔗种植环节,广西制糖企业与农户紧密合作,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指导农户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残留。同时,企业定期对甘蔗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原料安全。
生产环节:防范微生物污染
在生产环节,企业严格控制生产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微生物滋生。所有生产设备和管道都经过严格清洗和消毒,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确保操作规范。
储存运输:严格温湿度管理
成品储存和运输环节同样不容忽视。广西制糖企业普遍采用密封包装,防止外界污染。仓库内设有温湿度监控系统,确保储存条件符合要求。在运输过程中,企业选择有资质的物流公司,要求全程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确保产品安全送达目的地。
创新实践引领行业升级
为了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广西制糖企业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例如,广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全程追溯。一旦发现问题,可以迅速定位源头,及时采取措施。
此外,企业还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食品安全相关研究。广西大学制糖工程专业的研究成果,为制糖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例如,该校研发的新型检测技术,可以更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未来展望
尽管广西制糖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面对日益复杂的食品安全形势,企业仍需不断创新和改进。未来,广西制糖企业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 加强与国际接轨,引入更多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和技术
- 深化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更安全的制糖工艺
- 建立更完善的追溯体系,实现全程透明化管理
- 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全员食品安全意识
广西制糖企业将继续以食品安全为己任,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糖类产品,为我国制糖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