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HIV感染者:如何突破精神困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HIV感染者:如何突破精神困境?

引用
光明网
13
来源
1.
https://health.gmw.cn/2025-01/03/content_37776677.htm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Q7NMJUG0514NKO1.html
3.
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13/doc-ineevkux9579884.shtml
4.
https://rs.yiigle.com/cmaid/1515605
5.
https://www.who.int/zh/news/item/28-01-2025-who-statement-on-potential-global-threat-to-people-living-with-hiv
6.
https://kindclinic.org/zh/pos-connections/
7.
https://aycdc.cn/newsinfo/7700811.html
8.
https://www.cdctj.com.cn/system/2024/12/05/030154279.shtml
9.
https://cdc.fuzhou.gov.cn/zz/crbkz/azb/202410/t20241025_4914667.htm
10.
http://www.hnxbzxyy.com/Info/?ID=2722
11.
https://www.cdctj.com.cn/system/2024/05/05/030138580.shtml
12.
https://www.acecamptech.com/article/detail/70543338?nrdt=1
13.
https://yizhe.dmu.edu.cn/article/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3.21.13?viewType=HTML

“我害怕被感染,也害怕被发现。”

这句简单的话,道出了无数HIV感染者内心的挣扎。根据最新研究数据显示,中国HIV感染者中抑郁和焦虑的比率分别高达53.8%和41.1%,精神疾病或精神健康不佳甚至成为HIV感染者自杀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自杀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20.9倍。

压力从何而来?

HIV感染者面临的精神困境,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张彤教授指出,除了疾病本身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外,抗病毒药物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研究显示,某些抗病毒药物可能因中枢神经毒性,导致神经精神疾患的发生或加重,且其相关症状可能不会随着时间而得到缓解。更令人担忧的是,CNS不良反应是HIV感染者治疗不耐受的主要原因之一,比例高达62.3%。

社会歧视也是压在HIV感染者心头的一座大山。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报告显示,在有调查数据的42个国家中,近一半(47%)的人对艾滋病毒感染者持歧视态度。这种歧视甚至渗透到医疗机构中,25个国家的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一的感染者在过去一年中寻求与艾滋病毒无关的医疗服务时,遭遇了污名化对待。这种歧视不仅伤害了感染者的心理,还可能导致他们中断抗病毒治疗,进一步恶化健康状况。

如何突破精神困境?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该如何帮助HIV感染者走出精神困境?

首先,专业心理干预至关重要。恐艾干预心理咨询专家建议,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关键。咨询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心理咨询师,通过深入了解咨询师的背景和经验,结合自己的需求,与咨询师在专业价值观上相匹配。在咨询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积极配合,认真对待每一次咨询,尽可能避免迟到、早退或中断咨询的情况发生。

其次,家庭支持不可或缺。家人需要了解HIV感染不会通过日常生活传播,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在日常生活中,家人应给予感染者精神上的关怀,保持真诚的接纳态度,同时在劳动和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注意营养保障。在感染者发病期,需要学习基本的护理知识,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照料。

社会支持系统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需要持续投入资源,支持HIV治疗和护理。社会组织因其与重点人群建立信任关系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检测覆盖面和干预效果。然而,目前这些组织普遍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

消除歧视,重建希望

要从根本上改善HIV感染者的生存状况,消除歧视是关键。这需要从教育和政策两个层面同时发力。

一方面,加强公众教育,普及HIV相关知识,消除对HIV感染者的误解和恐惧。另一方面,制定更加包容的政策,保护HIV感染者的权益,创造一个无歧视的社会环境。医疗机构更应该成为感染者寻求帮助的安全空间,消除医疗系统内的歧视现象。

尽管挑战重重,但全球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自2010年以来,全球新发感染人数减少39%,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人数减少了一半。这证明,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有能力克服这一公共卫生挑战。

HIV感染者需要的,不仅是药物治疗,更是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理解的环境,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