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春节探秘:渔民的“摇钱树”与祭海仪式
连云港春节探秘:渔民的“摇钱树”与祭海仪式
春节前夕,连云港的渔港码头上,一艘艘渔船披红挂彩,船头贴着“招财进宝”“日进斗金”的大红斗方,船尾悬挂着五彩缤纷的彩带,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矗立在船头的“摇钱树”了。
这棵用竹子和彩纸精心扎制的“摇钱树”,枝繁叶茂,挂满了象征财富的金色纸币和银色元宝。它不仅是渔民们对新一年丰收的期盼,更是连云港独特海洋文化的生动体现。
摇钱树:承载着渔民的致富梦想
在连云港,每年腊月二十八九,渔民们就会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制作“摇钱树”。这是一项世代相传的手工艺,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渔民们对大海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先,选用坚韧的竹子作为树干,用彩纸剪成的叶片和花朵装饰枝丫,再将金灿灿的纸币和银闪闪的元宝用细线串起来,挂在树上。为了增加美感,有的还会在树上点缀一些小灯笼和彩球,让整棵树看起来更加丰满和喜庆。
“摇钱树”制作完成后,会被郑重地插在船头最显眼的位置。当海风吹过,纸币和元宝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渔民们对来年丰收的渴望。
祭海仪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大年初一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海面上,连云港的渔民们就会聚集在码头,举行盛大的祭海仪式。这是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既是对大海的感恩,也是对未来的祈福。
仪式开始前,渔民们会将准备好的祭品摆放在岸边的供桌上。这些祭品通常包括猪头、鸡、鱼等三牲,以及水果、糕点和酒水。供桌前还点燃着香烛,缭绕的烟雾中弥漫着虔诚的气息。
随着一声锣鼓响起,祭海仪式正式开始。渔民们面向大海,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表达对大海的感恩之情。随后,他们会将祭品中的部分食物投入海中,象征着与大海分享丰收的喜悦。
祭海仪式结束后,渔民们会围坐在一起,分享剩余的祭品。这一刻,无论是船长还是普通船员,大家都平等地享受着这份来自大海的馈赠,感受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
连云港的春节民俗,尤其是“摇钱树”和祭海仪式,充分体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海洋文化特征。在这里,农耕文化与渔盐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
“摇钱树”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装饰,更凝结着渔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祭海仪式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
正如民俗专家崔月明所说:“这些民俗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们承载着渔民们对大海的敬畏之心,也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
随着时代的发展,连云港的春节民俗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那份对大海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始终是连云港人不变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