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菌爱藏在哪些食物里?
黄曲霉菌爱藏在哪些食物里?
最近的天气潮湿闷热,黄曲霉菌就开始变得很活跃,常导致食物发霉,甚至还因此被贴上了“身边超级致癌物”的标签。
不过,来自食品与健康研究领域的权威研究显示,很多时候黄曲霉菌没有人们“脑补”得那么“恐怖”,没必要过度紧张。
黄曲霉菌都有害吗?
多数黄曲霉菌本身无害也不致癌。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程景民教授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黄曲霉菌,也叫黄曲菌、黄曲霉等,是一种常见的腐生霉菌属,大多属于非致病性菌种,常作为曲种应用于某些有机酸,如L-苹果酸的发酵生产。不过,如果特定黄曲霉遇到有特定营养成分的特定环境,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能代谢产生有毒的黄曲霉毒素。
什么是特定黄曲霉?所谓特定黄程景民介绍说,日常生活中,花生、玉米、小麦(面粉)、稻谷(大米)、坚果等最容易被黄曲霉菌污染。
食物发霉,就是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了吗?
答案是不一定。以花生为例,如果导致其发霉的是“上根霉菌”,那么就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但是,如果发霉花生感染的是“寄生曲霉”,不是黄曲霉菌,依然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也就是说,发霉的食物,不一定就有黄曲霉毒素,看起来没发霉的食物,不一定没有黄曲霉毒素。
类似的情况还有网络上“筷子、案板等长期不用会滋生黄曲霉毒素”的所谓“科普”,其实也不靠谱。大多数情况下,筷子、案板很难提供特定的营养和环境供黄曲霉菌生存,而那些肉眼可见的小霉点,往往也与黄曲霉无关。当然,经常保持筷子和案板的清洁卫生依然是必要的。
日常生活中,如何与黄曲霉毒素保持距离呢?
程景民提醒说消费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留意:
第一,建议从正规商超购买正规厂家的粮油,同时要注意包装是否有破损,尽量购买小包装的粮油,储放场所保持干燥通风,以防粮油保存不当而霉变。如果粮食已经出现肉眼可见的霉变,最好不要再食用了。
第二,蚝油等调味品以及春夏秋三季购买的坚果,最好放在冰箱冷藏室储存,以防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如果购买的坚果放置较久,吃起来口感发苦,很有可能已经被黄曲霉毒素污染,要迅速吐掉、及时漱口。当然,那些不小心被咽下去的极少量霉变的果肉,一般不至于产生太大危害,不必因此特别不安。
第三,如果食物已经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放到锅里好好蒸煮一番就安全了。高温虽然可以使黄曲霉毒素失活,但至少要280摄氏度以上才可以,家庭烹饪的温度一般达不到。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