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下乡人员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返乡下乡人员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返乡创业,为家乡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据统计,全国累计有近500万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创办的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1/5。在湖南桃江县,每12个人中就有1个创业者,创办企业近千家;四川省更是有65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210余万人。
这些返乡创业者们,带着在外打拼积累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经验,纷纷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中。他们创办的项目涵盖了农业企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多个领域,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促进了乡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在黑龙江省肇源县,一位名叫刘玮玮的女性创业者,创办了百果园家庭农场。她从零开始学习种植技术,仅用一年时间就掌握了“三低一高”育苗技术,三年内更是研发出“苗木繁育、水培扦插”技术。她的“南果北移”项目填补了黑龙江省的空白,不仅为当地果农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还被吉林农大和黑龙江省农科院选为教学示范基地。
在广东中山市港口镇,90后退伍军人梁敏聪创办的家庭农场则走上了“农文旅”结合的发展道路。他的农场占地70亩,规划了水稻种植、土地认养、休闲娱乐和百香果种植等多个区域。通过“认领地块”模式,市民可以参与种植和收割,体验农耕乐趣。这种创新的经营模式,不仅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为了支持返乡创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资金支持方面,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可达2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最高额度达300万元。税收方面,对持《就业创业证》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可享受税收减免政策。此外,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群体,还可获得一次性创业补贴。
在人才培养方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持续加大培训力度。2022年,共开展政府补贴的创业培训195万人次,培育农村创新创业者39万人。农业农村部还实施了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培养10万名乡村振兴带头人。
这些返乡创业者们,不仅带回了资金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市场意识。他们创办的企业和项目,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也带动了当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正如一位返乡创业者所说:“创业需要的是敢闯敢干的勇气,敢于尝试,不怕失败,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和坚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人选择返乡创业。这股创业热潮,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