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咸平之治的关键人物:吕端与寇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咸平之治的关键人物:吕端与寇准

引用
网易
12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481JAIM052381FB.html
2.
https://www.sohu.com/a/812578051_121165399
3.
https://www.sohu.com/a/764446808_121249605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P960PE05569EC5.html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M7J8UU05567KJS.html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01A02SY100
7.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08-16/doc-inciwhnt7096302.shtml
8.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C%A0%E9%BD%90%E8%B4%A4/4229083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F%87%E6%BA%96
10.
https://www.lishimingren.com/all/songchao/songzhenzong.html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8B%E4%BB%A3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9%E5%AE%8B

咸平之治是北宋历史上的一段盛世,而在这段盛世的背后,有两位关键人物功不可没:吕端和寇准。他们一个以“大事不糊涂”著称,一个在澶渊之盟中力挽狂澜,共同为宋真宗开创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01

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定国功臣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其父吕琦曾任后晋兵部侍郎。吕端凭借父亲的官位,通过荫补方式入仕,先后在后晋、后汉、后周任职。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吕端以太常丞身份担任浚仪县知县,后又历任定州通判、契丹副使等职。

吕端在治理地方上颇有才干,特别是在成都府任职期间,“为政清简,远人便之”。宋太宗即位后,吕端被调入京城担任开封府判官。虽然他曾因王府官属违法买卖竹木案被贬,但很快又得到提升,再次担任开封府判官辅佐许王赵元僖。赵元僖暴死后,吕端因辅助有失被贬为卫尉少卿,但此时他已经引起了宋太宗的注意。

宋太宗对吕端评价很高,认为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并任命他为门下侍郎、兵部尚书。至道三年(997年)二月,宋太宗病重,宦官王继恩与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人联合,打算拥立太宗长子赵元佐为帝。关键时刻,吕端入宫问疾,发现太宗身边只有李皇后和王继恩,便在笏板上写“大渐”二字,让亲信交给太子赵恒,让他赶紧入宫。宋太宗去世后,李皇后让王继恩召吕端入宫,吕端先将王继恩囚禁,接着在入宫后反对李皇后的主张,拥立太子赵恒为帝。如果没有吕端的果断行动,北宋的历史可能会因此改变。

02

寇准:澶渊之盟的中流砥柱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他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授大理寺评事,知归州巴东。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雍熙元年(984年),迁殿中丞、通判郓州事。端拱元年(988年)五月,太宗召见,试《御戎论》,称旨,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赐绯袍银鱼,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谓宰相曰“朕欲擢用寇准,当授何官?”,宰相请用为开封府推官,太宗曰“此官岂所以待准者耶?”,宰相请用为枢密院直学士、太宗沉思良久,曰“且使为此官可也”。二年(989年)七月,擢虞部司郎中、枢密院直学士、赐金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淳化二年(991年)四月,授左谏议大夫、充枢密副使,寻改同知枢密院事、封上谷县开国男。准与知枢密院事张逊数争事上前。他日,与温仲舒偕行,道逢狂人迎马呼万岁,判左金吾王宾与逊雅相善,逊嗾上其事。准引仲舒为证,逊令宾独奏,其辞颇厉,且互斥其短。帝怒,谪逊。四年(993年)六月,罢知枢密院事。十月,出知青州。帝顾准厚,既行,念之,常不乐。语左右曰:“寇准在青州乐乎?”对曰:“准得善藩,当不苦也”数日,辄复问。左右揣帝意且复召用准,因对曰:“陛下思准不少忘,闻准日纵酒,未知亦念陛下乎?”帝默然。五年(994年)九月,召还,除参知政事、进上谷郡开国侯。太宗延近臣问时政得失,众以天数对。准对曰:“《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有诏召二府入,准乃言曰:“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太宗以问沔,沔顿首谢,于是切责沔,而知准为可用矣。至道元年(995年),加给事中。二年(996年)七月,罢参知政事、出知邓州。三年(997年),迁工部侍郎。

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大举南侵,包围了瀛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参知政事王钦若、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等人主张迁都昇州和益州以逃避兵锋,但寇准力排众议,坚决反对南迁,力主宋真宗御驾亲征。在寇准的坚持下,宋真宗最终决定亲征,抵达澶州(今河南濮阳)后,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宋将张环伏弩射杀辽军主帅挞览,于是订立了“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签订,不仅避免了战争的进一步扩大,也为北宋赢得了宝贵的和平时期。宋真宗对寇准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他“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03

咸平之治的关键人物

吕端和寇准,一个以“大事不糊涂”著称,一个在澶渊之盟中力挽狂澜,他们的事迹展现了北宋初期名臣的风采。吕端的稳健和寇准的果敢,共同为宋真宗开创的咸平之治奠定了基础。在他们的辅佐下,北宋迎来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盛世局面,咸平之治也因此成为北宋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