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洲 | 多哥——小而美的非洲国家,一脚油门就开出了国!
走进非洲 | 多哥——小而美的非洲国家,一脚油门就开出了国!
多哥是非洲西部的一个狭长型国家,被誉为“非洲瑞士”,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这个国家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拥有丰富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多哥的方方面面,从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到文化特色、经济状况,为您呈现一个多维度的多哥全貌。
多哥位于非洲西部,介于北纬6-11°、东经0-2°之间,东面与贝宁,北面与布基纳法索,西面与加纳相邻,南面有一小段海岸线面向几内亚湾。全境狭长,一半以上为丘陵和沟谷地带。南部为滨海平原;中部为高原,其中,阿塔科拉山高地海拔为500-600米;北部为低高原。主要山脉为多哥山脉,鲍曼峰海拔986米,是全国最高点。境内多礁湖。主要河流有莫诺河和奥蒂河。
国土面积56785平方公里(比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稍微小一点)。首都洛美,全国有30个省和4个专区,人口880万(2022年),全国有41个部族。
多哥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约为1.618:1。由三道绿色横条和两道黄色横条相间排列组成,旗面左上角为一红色正方形,其正中有一颗白色五角星。绿色代表农业,又象征希望;黄色象征国家的矿藏,还表示人民的信心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心;红色象征人类的真诚、博爱与献身精神;白色象征纯洁;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独立和人民新生。
多哥的基本介绍
气候
多哥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7℃;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为30℃。南部地区(北纬6-8°)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为大旱季,3月至7月中旬为大雨季,8月至9月为小旱季,9月底至11月中旬为小雨季;中部地区(北纬8-9°)只在4月至10月有一次雨季;北部地区(北纬9-11°)5月至9月经历短暂的雨季,10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语言
多哥官方语言为法语。民族语言以埃维语和卡布列语较通用。
宗教
多哥是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个多宗教国家。居民中约70%信仰拜物教,20%信仰基督教,10%信仰伊斯兰教。至今很多民族保留着古老的传统。
自然资源
多哥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13种,包括磷酸盐、石灰石、重晶石、白云石、蓝晶石、石榴石、石英砂、铀、锰、铝矾土等。其中磷酸盐、铁矿储量较大。
多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三大磷酸盐生产国。已探明优质磷酸盐矿储量2.6亿吨,可采储量为8200万吨,含少量碳酸盐矿约10亿吨,这些矿藏大多分布在多哥南部近海地带。磷酸盐矿有两种,分别为疏松型和碳化型矿。前者含磷占比35%,为优质矿,1958年投入生产,储量已大幅减少,开采成本增加;后者含磷占比15%,储量巨大,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饮食
多哥最常见的主食食法是把木薯或玉米磨成粉,用水和好发酵后,或捏成团,或做成糕,蒸熟食之。我们在电视或图片中常见非洲妇女用木棍在石槽内使劲捣动,就是以传统方法捣碎粮食。
多哥南部湖河多,又滨海,水产丰富,因此南方居民吃鱼虾多,价格不高。常见的吃法是把鱼虾腌后熏干,随时蒸着吃。
货币
多哥所使用的货币是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简称为西非法郎FCFA(货币编码:XOF)。
基建
汽车是多哥国内和国际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公路运输占国内运输总量的98%。多哥铁路总长575公里,能投入运营的仅395公里。
多哥有4条铁路线,但设施已经破败不堪,2条已废弃,2条在运营,其中一条是洛美至布里塔线,长276公里,承担各类货运;另一条是洛美至帕利梅线,长161公里,主要承担运输石灰石(生产水泥原料)。这两条铁路已经私有化,由多哥铁路运输公司经营。洛美自治港是多哥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系西非地区唯一自然深水港。现洛美港有两个码头、4个泊位,能同时停泊4艘2.5万吨级货轮。2021年洛美港首次进入了世界排名前100 的集装箱港口行列。
多哥有2个国际机场,6个小型机场。埃亚德马国际机场是主要航空港,可起降大型客机。年客运能力70万人次,货运能力1.1万吨,居西非第三位。
电力方面,多哥供应严重不足,对国民生活影响较大。
经济
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农业占多哥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同时也是主要的就业行业。主要农产品包括玉米、棉花、可可、咖啡、木材等。多哥属于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和卫生水平低下、政治不稳定等。
多哥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3.5万西非法郎,约人民币411元。
2023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 国内生产总值:91.7亿美元。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1000美元。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6.4%。
- 通货膨胀率:5.3%(2023年)
(资料来源:2024年《伦敦经济季评》)
历史
古代多哥境内分布着许多独立的部落和小王国。
公元15世纪葡萄牙殖民者侵入多哥沿海地带贩运奴隶。1856年德国势力侵入。1884年沦为德国殖民地。1920年9月,多哥的西、东部被英、法分别占领。二次大战后,由英、法分别“托管”。1957年加纳独立时,英托管的西部多哥并入加纳。1956年8月东部多哥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4月27日独立,定国名为多哥共和国。斯尔法纳斯·奥林匹欧(1901—1963)在1960年多哥独立时就成为总统。
多哥的冷知识
天子守门——美丽的首都洛美
多哥的首都也就是核心区域——洛美,就在加纳边界线上!总统府、国会等等均在边界线不远处!
首都之所以会在这个地方是因为之前的历史因素,东西多哥被分裂划分成了多哥和加纳两个国家。
在这之前,德国曾今殖民过多哥一段时间,相较于其他殖民国家,德国使用了更加温和的方式——和多哥土著结盟,在多哥沿海修筑港口并取名“洛美”,在德国殖民时期的洛美一度发展快速。可是后来战争继续,德国战败,丢失了对洛美的控制权。
进入现代的多哥由于实力羸弱始终没能像其他强悍一些的非洲国家一样迁移首都,洛美始终为其首都,不过好在多哥和加纳关系一直比较稳定,而且两国政权后期一直十分稳定,所以不迁都影响并不大,至少目前还是这样。
(多哥首都洛美)
海岸线虽短,却拥有天然深水港——洛美港
多哥的首府洛美,这座繁华都市聚集了超过200万居民,不仅是政治中心,更是经济重镇,拥有西非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洛美港。近年来,该港口贸易活动异常活跃,特别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迅速,使其在全球港口排名中崭露头角。
2018-2022年期间,总运输量增长了34.6%,从2200万吨增至近3000万吨,常年货柜进口上陆数量都是全非洲第一,超过开罗、开普敦、德班、拉各斯、达喀尔等港口,多哥凭借海上运输优势,可以辐射到加纳、科特迪瓦、贝宁、布基纳法索、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等周边市场。洛美港也是世界百强港之一。
(洛美港)
足球氛围浓郁的国家
多哥国土面积不足6万平方公里,是西非最小的国家,可每个中小学都配备了标准足球场,可谓是足球氛围最佳的非洲国家!物质的匮乏并没有击退多哥人民对足球运动的热爱,在多哥的街头,很多小孩和青年都在成群地踢球,虽然并不富裕,但穿着正规的球衣球鞋,仪式感十足,可见足球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
其国家队由于之前的世界杯讨薪罢训和卡宾达劫车伤亡事件,现正暂处低谷,不久的将来定当重振雄风。
(热爱踢球的多哥小孩)
鼠肉也是美食
在多哥,鼠肉是比较喜欢吃鼠肉。当地的人很喜欢捕捉鼠,他们更加的喜欢能够扑捉到鼠的过程,对于鼠肉多哥人多是通过煮的形式制作。
在非洲人的做法下,香味四溢,鼠肉的质感,竟然和田鸡差不多。制作出来的鼠肉不仅仅好吃还具有一定的营养。当然吃这道食物对于中国人也是具有一定的挑战的。所以到当地旅游的人可以大胆的尝试当地的鼠肉,因为这个鼠肉是可以食用的,与中国看到的老鼠也是有一定不同的。
(当地人在烹饪鼠肉)
多哥的世界遗产
详细描述:
古帕玛库景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片区域不仅拥有地理上的独特性,还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的特色建筑,即那些由泥土精心筑成的塔屋,矗立在地平线上,象征着多哥的历史和传统。
古帕玛库景观不仅仅是建筑的集合,更是多哥民族身份和信仰的载体。它跨越国界,延伸至邻国贝宁,展示了这个地区与周边文化交融的痕迹。在这里,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智慧相互交织,创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景观。宗教祭典和民间信仰在这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而深厚的宗教色彩。
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壮观的泥塔,还能深入了解多哥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无论是对历史爱好者还是对文化探寻者来说,古帕玛库景观都是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它见证了多哥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一扇窗口,让人们窥见非洲大陆的独特魅力。
多哥的经济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但也有一些潜力和机会。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也在支持其经济发展,通过援助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过去几年,多哥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超过1万亿非郎,20%的财政收入用于公共投资,在卫生、教育、施政、财政透明度、重振农业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多哥的旅游业逐渐有了起色。
在这个充满热情与多样性的国家,多哥将用它独特的风貌和热情的招待,让每一位来访者留下美好的回忆。无论你是在多哥常驻工作还是短期旅行,多哥都会为你提供一场难忘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