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崔颢的《黄鹤楼》,你读懂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崔颢的《黄鹤楼》,你读懂了吗?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06A00GB000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0%A7%E8%A1%8D/1520948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1A01UBV00
4.
http://yw.ychedu.com/tssbs/619728.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0/21/83814439_1134595716.shtml
6.
https://m.qidian.com/ask/qbpurhvhvhv
7.
https://m.liuchengtu.com/tutorial/huanghelou.html
8.
https://m.sbkk8.com/gudai/tangshi/cuihao/104607.html

崔颢的《黄鹤楼》被誉为“唐人七律之首”,不仅因其意境深远、音韵流畅,更因为它凝聚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故乡的深刻感悟。这首诗全文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01

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诗的前四句通过“黄鹤”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里的“昔人”指的是传说中乘鹤而去的仙人,诗人借此暗示人生的短暂与虚幻。黄鹤楼虽在,但昔日的繁华与人物已成过往,唯有白云悠悠,见证了岁月的流逝。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黄鹤一去不复返,象征着生命的不可逆;而“白云千载空悠悠”则暗示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存在的渺小。

02

具体景物与思乡之情

后四句则转向具体景物的描写与思乡情感的抒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眼前的景色: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芳草郁郁葱葱。这些具体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为后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随着夕阳西下,诗人不禁产生了浓浓的乡愁。他站在黄鹤楼上,望着江面上的烟波,不禁发出“乡关何处是”的感慨。这种思乡之情与前文的人生无常之感相互交织,使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03

诗人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崔颢(704-754),字仲武,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出身博陵崔氏,是唐代著名门阀世家。他19岁进士及第,但早期因品行问题(好博饮酒、多次休妻)而声名不佳。后来辞官游历,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诗风逐渐转变。《黄鹤楼》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44年,时年40岁左右,是崔颢游历武昌时登楼有感而发的作品。这首诗标志着崔颢诗风的转变,从早期的浮艳转向豪放。

04

艺术价值与历史地位

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历代文人的高度评价。南宋诗学评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传说李白登临黄鹤楼时,见到崔颢的题诗,自叹不如,留下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佳话。

《黄鹤楼》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与真挚情感。这首诗通过黄鹤楼这一具体意象,探讨了人生、自然与故乡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诗中所流露出的思乡之情与人生感慨,也引发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05

结语

崔颢的《黄鹤楼》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它不仅展现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更寄托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故乡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正是因为它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诗歌艺术的永恒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