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守护,科技赋能:上海智慧养老新趋势
智能守护,科技赋能:上海智慧养老新趋势
到2035年,中国将有超过4亿的老年人,占总人口三分之一以上。面对如此庞大的养老需求,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智慧养老应运而生,通过科技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
智慧养老的上海实践
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在智慧养老领域走在前列。2024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上海市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推广目录》,共收录40家企业、51个项目,涵盖健康管理机器人、智慧助餐系统、睡眠监测仪等智能设备。
其中,北京洛必德科技有限公司的Al家庭健康管理机器人,能够实时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提供用药提醒和健康管理服务;杭州思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助餐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让老人在社区食堂实现无感支付,方便快捷;上海镭达晶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讯可安摔倒报警器,能够在老人摔倒时第一时间发出警报,通知家人和医护人员。
智能设备提升生活品质
这些智能设备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有效缓解了家庭和社会在养老方面的压力。例如,智能床垫能够监测老人的睡眠状态和心率,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警;智能手环可以实时监测血压、血糖等健康指标,跌倒时还能一键求助;智能摄像头让子女随时了解家中老人的情况,提供远程陪伴。
智慧养老门店模式也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养老院相比,智慧养老门店以服务为刚需,覆盖每一个社区。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为老人提供安全预警服务,真正做到预防大于治疗。这种“轻服务、轻资产、重预警”的模式,以最少的人力、最适宜的设备,合理的价格和实在的服务,赢得了老年人和家庭的认可。
市场前景广阔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42%。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7亿,占总人口的21.1%,智慧养老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智慧养老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生活难题,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通过科技赋能,智慧养老正在让“养老”变成“享老”,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有尊严、有品质的晚年生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发展,智慧养老必将为老年人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