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识别中风能救命 五生活习惯是预防关键
快速识别中风能救命 五生活习惯是预防关键
中风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不仅老年人需要警惕,年轻人也同样面临风险。通过一个中风幸存者的亲身经历,本文揭示了中风的早期预警信号和关键预防措施,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半年多以前,杨福丁(52岁,装修承包商)在凌晨3点多醒来,他惊觉左手臂完全没力,从肩膀到手指都像在发麻,而且可以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虚弱。
幸好他马上叫太太打电话叫救护车。他知道手臂变弱,可能是中风的迹象。当时还没出现说话困难,但到了医院后,咬字开始变得含糊不清。
中风不一定是步入老年才会发生的事,任何人都可能中风。根据本月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神经病学》(The Lancet Neurology)的研究报告,全球各地有更多人在中风之后活下来,但较年轻的中风患者增加了,特别是55岁以下的族群。
国立脑神经医学院(NNI)脑神经内科顾问医生谢佩婷医生说,我国在2021年有超过9000人中风,比2011年的6000多人明显增加,原因之一是人口老化。本地数据也显示,从50岁开始,中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渐长而升高;60至70岁的发病率比50至60岁的发病率高一倍。
谢佩婷医生说,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患者应遵循医嘱准时服药,以降低中风风险。
杨福丁说:“现在算是可以正常步行,也能自己吃饭和冲凉,但左手的力度还是没有完全恢复。”
为了自身健康和心爱的家人,育有三名子女的杨福丁除了努力复健,也彻底改掉不良生活习惯。20年前被诊断出高血压的他原本没定期服药,也不管控饮食,但中风敲响了健康警钟,他现在除了遵守医嘱服用高血压药物,饮食习惯也改变了。他不吃煎炸食物,不喝甜饮,每天唯一饮料是白开水;主餐远离精致淀粉,选择以营养丰富的全谷面包和糙米饭为主。
过去他习惯凌晨一两点才睡觉,现在坚持早睡早起,一般早上6时半起身,吃了早餐、服了药,就在家里做复健运动。改善生活习惯后,杨福丁的体重从110公斤减至86公斤,他说:“我现在的整体感觉好多了,精神也比较好。”
万一出现中风症状,也要立即求医,千万不可犹豫不决。杨福丁引述卫生部属下中风服务改善小组(Stroke Services Improvement)今年推行的全国预防中风活动主题,“预防中风要S.M.A.R.T.,辨识中风要F.A.S.T.”(Be Stroke S.M.A.R.T., Think F.A.S.T.),鼓励大家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以及学会辨识中风迹象。
F.A.S.T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