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白居易《夜雪》:折竹声中的孤寂与坚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居易《夜雪》:折竹声中的孤寂与坚守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0A01FE600
2.
https://weread.qq.com/web/search/books?keyword=%E5%88%98%E7%A6%B9%E9%94%A1%E4%BC%A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02A076KA00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7%A6%B9%E9%94%A1/296467
5.
https://m.qidian.com/ask/qiqclperhxa
6.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66161
7.
https://www.xinhandan.net/cms/show-25353.html
8.
https://zi5.net/article/view/846503.html
9.
https://ts300.xino.net/scall/z77s89c3330.html

白居易的《夜雪》创作于他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是他人生中的低谷。诗中通过"折竹声"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雪势之大,更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01

贬谪江州:白居易的心境转折

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政治上的失意和环境的冷清在他的笔下化为一场无声却沉重的大雪。诗中的"衾枕冷"、"窗户明"以及"折竹声",都是通过细微感受来烘托雪景的严酷与静谧。这种写法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寒冷象征着仕途的挫折,寂静则映射出他被贬后的心境孤独。

02

"折竹声":自然与内心的共鸣

"折竹声"这一意象在诗中具有双重含义。表面上,它描绘了雪势之大,以至于竹子被压断发出声响。但更深层次地,它传递了白居易在逆境中的复杂情绪。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作君子的象征,坚韧而有节。竹子被雪压断,可以看作是白居易对自己在政治压力下遭遇挫折的隐喻。这种通过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的手法,在白居易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

03

贬谪期间的创作特点

白居易在贬谪期间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通过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的特点。例如,在《琵琶行》中,他通过"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映射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又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既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自己虽遭贬谪但仍怀希望的写照。

04

诗歌中的情感寄托

白居易在《夜雪》中通过"折竹声"这一细节,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敏感与深沉。这种通过自然之景寓人生感慨的手法,体现了他在困境中仍保持着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白居易的诗歌往往能在细微处见真情,通过具体的意象传达抽象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白居易的《夜雪》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的诗,更是一幅展现诗人内心世界的画卷。通过"折竹声"这一意象,我们得以窥见他在贬谪期间的复杂心境。白居易通过诗歌,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情感表达方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