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古桥到冰丝带:朝阳区的千年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古桥到冰丝带:朝阳区的千年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

引用
中国科技网
12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406/cbbbbfba7f5044c6920dcf2fe366754c.shtml
2.
https://www.sohu.com/a/813699043_121233271
3.
https://m.sohu.com/a/837621574_122140952
4.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7QqxGCTqz4
5.
https://www.zgsyb.com/news.html?aid=692328
6.
http://www.bjchy.gov.cn/slh/cyyw/4028805a8fedf721018ff163cebd01b3.html
7.
http://www.bjchy.gov.cn/dynamic/news/4028805a944523f90194454b1ffb00ff.html
8.
https://www.bjcyh.com.cn/Html/News/Columns/98/8.html
9.
http://jssdfz.jiangsu.gov.cn/n97/20240704/i34364.html
10.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12/t20241231_5828522.shtml
11.
http://news.sina.cn/2023-03-29/detail-imynpyfa4999401.d.html
12.
https://www.ncsti.gov.cn/kjdt/yqdy/yqdt/202402/t20240202_148600.html

京杭大运河,这条贯穿南北的黄金水道,不仅是一条运输通道,更是一条文化纽带。它将南方的稻米、丝绸、茶叶运往北方,也将江南的园林艺术、饮食文化、戏曲艺术带到了京城。作为大运河的终点,北京因河而兴,因河而盛,而朝阳区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

01

永通桥:见证漕运繁华

横跨通惠河的永通桥,又名八里桥,始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距今已有578年的历史。这座古桥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古代漕运繁荣的见证。桥下曾是南来北往的船只穿梭之地,桥上则是商旅往来的交通要道。

2021年,朝阳区启动永通桥修缮工程,历时两年,这座古老的石桥终于焕新亮相。修缮工程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将桥面及周边2000多块条石全部还原到原位,整修安全隐患部位,恢复了古桥的历史风貌。

更值得一提的是,朝阳区还利用数字技术对永通桥进行“活化利用”。在桥南侧打造的数字体验空间,通过3D扫描、AR技术等手段,让市民游客可以全方位了解古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正是朝阳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写照。

02

“两河一带”:打造世界级滨水经济区

近年来,朝阳区以“两河一带”建设为契机,推动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与利用。所谓“两河一带”,即持续提升亮马河、坝河品牌影响力,将亮马河打造为人民之河、世界名河,将坝河打造为北京大运河历史名河;同时提质做强亮马河文化经济带。

目前,朝阳区已高标准建成萧太后河、亮马河、坝河、通惠渠等23公里景观廊道,辐射带动沿岸经济快速发展。未来,还将启动亮马河四环路至坝河段4.8公里治理,实现亮马河全线治理与景观提升;营造坝河生态艺术水岸,打造15公里游艇航线,让市民游客可以乘船直达城市副中心。

03

双奥之城:开启发展新篇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为朝阳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冬奥会的主要举办地之一,朝阳区不仅建设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这样的地标性建筑,更借此机会完善了区域基础设施,提升了城市品质。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在冬奥会期间创造了多项奥运纪录,被誉为“最快的冰”。如今,它已成为市民休闲运动的新去处,不仅延续了奥运精神,更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从千年古桥到现代场馆,从漕运文化到奥运精神,朝阳区的发展历程正是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古今交融、创新发展的真实写照。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遗产与奥运精神相得益彰,共同谱写着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